賴志盛 於日常的縫隙創造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賴志盛(藝術收藏+設計 2023年10月193期)
賴志盛的創作大多圍繞他對於當下、現場存在的時空元素,或生活中蛛絲馬跡的思考展開。讓他感興趣的,是那些非物質、不明確、不穩定的狀態,他環繞感覺的邊界,摸索框架,試圖提出鬆動、調整、翻轉語義的方法。藝術家極少的干預、低限的調度,像是一把把關鍵鑰匙,開啟未能言明的感受與張力,亦如同施展著造字六書中的「指事」法則——在原本存在的事物間,指引更多關係與可能,每件作品都宛如一個新生的字,卻誕生自現實的縫隙之中。
賴志盛
問:你時常以對空間微小的介入或改造,使人在其中擁有顛覆性的感知體驗。在創作策略上,你是否刻意使用最少的元素,試圖做出最具張力的作品?
答:現代人習慣瀏覽網路,對影像的獲取與消化在速度上是愈來愈快的。我認為,藝術恰好要給的少一點、安靜一點、慢一些,會更深刻的效果。
雖然我的作品有時在視覺上看起來動作少,但其實為了在該瞬間產生一些新的力量,背後常是龐大而繁雜的勞動和努力。2020年,我在北美館3樓迴廊創作的〈接近〉,初衷是想讓觀眾摸一把北美館的天花板,我花了非常長的時間做結構性的工作和現場的協調。或者於香港馬凌畫廊雪白環境中放入一隻會到處亂飛的蚊子,空間有多大,牠就能如何移動,任觀眾對蚊子的敏銳感和注意力使空間充滿張力的〈我放了一隻蚊子在這個空間裡面〉;有的作品是讓展場「漏水」,我在畫廊的4個樓層均鑽了2英吋、完全垂直的洞,為了讓一滴水可以準確地穿越4個樓層……,這些作品看似簡單,但牽涉與機構、展覽環境、觀眾的一種新的溝通,是很不容易的。
賴志盛 接近 裝置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20 「賴志盛:接近」,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攝影:賴志盛
賴志盛 邊境_Lyon 裝置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15 「第13屆里昂雙年展:現代生活」,里昂當代美術館,里昂,法國
攝影:賴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