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何許?
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
撰文│蕭瓊瑞.攝影│林宏龍.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2月號149期)
劉國松 晴空雪淨水氣升 水墨設色、紙本 188×290cm 2016
水墨作為一種東方體系的創作媒材,早在17世紀初期,即隨著明鄭王朝的渡海而傳入台灣。此後,歷經明清300年的積澱,乃至日治時期的轉型,到了戰後,由於西方現代主義、特別是抽象藝術的衝擊、洗禮,在台灣隱然形成一種屬於「現代水墨」的創作類型,在1960年代初期的台灣蔚為風潮、1970年代影響香港、1980年代回溯水墨原鄉的中國大陸;這當中,作為歷史開創,及推廣、肇建的關鍵人物,正是劉國松。
1949年,劉國松(1932-)以17歲之齡,在國共對抗的亂局中,隨著「國軍遺族學校」,隻身來到台灣,也展開了他個人長達70年的藝術探險之旅。1951年,他以同等學歷,從師大附中考入台灣師大藝術系;在校期間,深受導師朱德群(1920-2014)、水墨老師溥心畬(1896-1963)、油畫老師廖繼春(1902-1976)等人的影響。
劉國松 漾:九寨溝系列之十二 水墨設色、紙本 70×64.5cm 2001
1957年5月,在廖繼春老師的鼓勵下,和師大藝術系同學共組「五月畫會」並推出首展。同年年底,由大陸來台畫家李仲生(1912-1984)指導下的「東方畫會」也推出首展,成為推動戰後台灣「現代繪畫運動」最重要的雙翼。劉國松更在當時一連串的質疑聲浪中挺身而出,為文辯護,成為當時「現代藝術」的代言人;更以他的作品落實、驗證,開啟了水墨繪畫千百年來的新局,堪稱「現代水墨之父」。
檢視劉國松一生的創作,除了初期的探索階段之外,大抵可粗分為四個主要的時期,也正是高雄市立美術館特展的四大主題。分別為:一、大筆觸時期。二、太空畫時期。三、水拓、漬墨時期。四、意造山水時期。茲分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