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烏托邦
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網路之死」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在其晚期著作《重返烏托邦》裡描繪出「逆轉歷史天使」的圖象:在今天,班雅明筆下的天使正改變方向,祂不再面向過去,而是從過去轉向未來,承受著未來風暴的吹襲,「這一回風暴來自想像的、預期的和預先懼怕的未來地獄」,吹向想像中的過去。無從想像的近未來從眼前迫至,恐懼的情緒不斷將人類往回推向猶能安身之所,即便彼處可能已形如廢墟。
朱利安.波伊里(Julien Boily) 荒蕪的記憶 2012 油彩畫布
Copyright fotó: Olivier Miche
在現代科技已然裂解了人類對時間與空間認知的此刻,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提出全球資訊網的構想、並且以劇烈速度發展的卅年後,人們又如何面對、甚至設想未來?在面對未知的恐懼之下,我們是否將更加渴望取消失速向前的時間進展,撤退至不再有網路的世界,即便彼處可能僅僅留存著伺服器空殼、電子垃圾、滿布雜訊的螢幕,或者模仿著網路運作的機械、手工製作的網際網路、對於已然消逝的連結,以及所有關於「網路」的揣想與謠言?
波里.巴林特(Bálint Bori) 中場休息 2001 金屬、塑膠、橡皮筋、太陽能電池、方糖
(Photo: Balázs Glódi)©Ludwig Museum -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s
承續著2015年法國《世界報》所掀起的討論,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近期推出的延伸展覽「網路之死」假想了全球資訊網在「容量危機」(Capacity Crunch)之下終至崩頹的時刻,並且以自1990年代後期跨度至2019年的作品,模擬一個網路終結的世界。「網路之死」係路德維希美術館「媒體藝術保存計畫」(Media Art Preservation,以下簡稱「MAPS」)的延伸展覽,這項由2015年正式展開的計畫,路德維希美術館也與C3文化與資訊中心合作,就媒體藝術保存、收藏、展示與建檔開發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的方法,並典藏了1990年代至今逾兩百件媒體與數位藝術作品。銜接著MAPS典藏與研究基礎的「網路之死」實則為一系列巡迴展,自2017年於魁北克「Eastern Bloc」開始,至2019年於里昂「幻景藝術節」(Mirage Festival)與日內瓦「製圖藝術節」(Mapping Festival)以迄此站,猶如一艘末世的方舟不斷漂流,與各地的藝術家彼此拍擊出思想的浪花,在烏托邦的幻夢破滅之後,試圖以藝術回應人類的焦慮:網路曾經足以消弭權力結構之物質與地域界線,並且導致顯著的經濟與政治變化,這樣的動力在連結消失之後將帶來什麼影響?於此同時人們還能做些什麼?當時間與空間自此橫跨於數位與實體,人們還能如何使用(或者不使用)在網路時代被借取來的時空?
這座來自未來的方舟自魁北克藝術家發起、瑞士藝術家接手,如今由匈牙利藝術家的委託製作與典藏舊作接續加入,他們提出的並不全然是對於未來的烏托邦投射,反倒是擬造出各種未來的標本,在展場裡放著幻異鬼火,解構我們對於網路的想像,甚至試圖假想沒有它的未來。
費德里克.拉里貝代(Frédérique Laliberté)〈Infinitism.com Forever A Prototype〉
於「網路之死」展場一景(Photo: Olivier Miche)
Copyright Frédérique Laliberté, Infinitisme.com Forever A Prototype, 2015-. Fotó: Olivier Miche
網絡死去之後
在網絡也已死去的未來,寓居於虛擬世界之中的事物在失去連結之後,會形成怎樣的景象?塔瑪斯.柯莫洛斯基(Tamás Komoróczky)作於2016年的錄像〈100個物件的世界史─新奧茲曼迪亞斯〉即以一片黑白世界描繪這幅末世景觀。「奧茲曼迪亞斯」(Ozymandias)來自雪萊1817年的詩作,指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Ⅱ)的希臘名。詩人想像一名旅者在廣袤的沙漠裡發現湮埋在砂礫中的巨大的半身像,一旁的石板紀錄著「王中之王」的輝煌歷史,然而在雕像也被毀壞之後,即便連紀錄都殘破不全,斷垣殘壁宣告著無可避免的終結,同時否證了記憶的可能。藝術家以此創造了所有生命跡象具皆滅絕的世界,在其中留下一百個隨機選取的物件。無人使用的物件在灰暗的景色中變成了幽靈,被困在無盡的迴圈之中孤獨地漂浮,而這個封閉系統裡的唯一缺口僅有天上劃過、與物件也毫無關係的彗星。無論是食物、藝術品、科技產品⋯⋯所有的人造物在失去脈絡與秩序之後都變成了3D木乃伊,被封存在數位荒漠之中,僅僅保留了失喪與破壞的痕跡,無從向外延伸或指涉任何事物,我們只能見證一份無效的副本,一如窺視著死去網域的殘跡,難以看見曾活動其中的人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記憶。
羅曼.翁達克(Roman Ondak) 長眠 1996 泡在福馬林裡的書、金屬、玻璃、三聚氰胺板
斷去連結的知識與意念在1996年的〈長眠〉則化為懸浮在福馬林裡的書本。藝術家將杜斯妥也夫斯基、卡夫卡、布萊希特、佩索亞與波赫士的作品密封在罐子裡,沉默地立在書架上;無法觸碰、翻閱的書籍,如同存放在硬碟裡不再能被讀取的資料,變成了長久沉睡的記憶。這件作品看似與數位科技無關,卻指喻了相似的問題:知識就寓生在承載著它的媒介之上,在媒介的連結斷裂之後,人們也難以再接近與理解它。即使數位媒介的密集連結曾經刷洗掉這些紙本著作的個性,使得所有的內容都變得平等而面目模糊,但媒介所賴以為生的連結消失之後,書本也只能成為漂浮在罐子裡的標本。我們還剩下多少的空間來承載這些即將逐漸消逝的知識?又如何可能為所有的知識打造足以一一封存它們的福馬林罐,等待著未來之人隔著玻璃來猜測可能的內容?(全文閱讀538期藝術家雜誌)
【三月專輯│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