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從近期策畫一個關於「椅子」的展覽說起,椅子對於設計師,一直以來是重要表現的物件。猜想著設計師為何迷戀椅子,也許是因為人類幾乎一天有80%的時間是坐著的,而椅子就是為了坐而存在的。將服務人視為主要使命,這樣的理念深植於設計師的基因裡,所以才會有一輩子一定要設計過一張椅子的說法,通過一把椅子,除了記錄創造者對工藝、結構、物質和歷史的態度外,還能充當故事敘述者,傳遞設計哲學,也能為自身找到一個階段性的歷史定位,為不同時代的生活品味留下註解。
從展示到策展,產品設計也不再只是存在於商展銷售論斤秤兩的討論作品,而是更應該以研究與記錄的形式被整理與說明。在松菸文化園區裡展出的「坐座做.做座展|SIT DOWN PLEASE」,即是抱持著一種模擬設計博物館展的方式,期望以一種設計研究的角度來呈現,以年表方式記錄台灣椅子設計的演變過程。若細看台灣椅子的發展,牽動著產業技術,也關於生活形態轉變,此展梳理台灣從1930年代的農業社會慢慢轉變到工業社會,於是椅子不只是象徵產業的演進,更成為文化概念的轉譯。
於是提出:坐是一種姿勢,座是一種象徵,而做是一種行動。如此看似完整的策展概念,從檢視歷史,探討形式架構材料甚至人體工學,但在此同時,北美館展出的「一分鐘台北:歐文.沃姆個展」,完全輕鬆把設計師計較的細微末節拋在腦後,不理會設計師對於物件設計的任何講究,原本被要求的使用者合理性以及應該講究的舒適度,直接跳過,看似幽默但同時具強烈批判性地詮釋生活物件,看來令人過癮。
但長久以來,我們習慣把不同屬性不同領域分割,當我把設計系的學生帶到這兩個展參觀時,椅子的展讓他們覺得安心,看得懂,但在美術館中,雖然看得愉悅,但不免坐立難安,深怕看不懂哪個部分。同理可證,非設計相關的人員,如果觀看椅子展,在沒有經過導覽之下,會覺得有些椅子很常見很普通,為什麼是經典設計?為什麼要拿出來展?
我們不習慣將自己放在不熟悉的領域,總會有卡在中間那種「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感受。但若要追求原創,不管哪個領域,都應該擺脫固有的觀念,在推動極大化與普及的共通價值時,推翻一切規矩,或重新檢視其實也都是必然的。所以聽話與不聽話之間,保守與開放之間,期盼未來能有機會遇見一個能相互溝通、彼此激勵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