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時代的當代藝術
撰文│施雅恬.圖版提供│Olia Lialina、Silicon Valet(《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5月號152期)
《Artnet》記者班.戴維斯(Ben Davis)持保留態度地評論了虛擬博物館與線上藝廊現象,他直接地表示:「要不是為了準備藝術史的考試,對一般觀眾來說,這樣的方式很難不令人感到空虛。」確實,就如同透過街景地圖點擊世界知名景點的圖像,多數時候依舊比不上自己實際走訪來得踏實。
如果藝術仍然是作為連結人與人的媒介、策展作為一種建立連結的規則,那麼,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時代裡,當代藝術與策展應該如何透過不同媒介來創造連結的替代方案?有別於博物館的線上展廳、商業畫廊的虛擬實境收藏機制,非營利的中小藝術機構或個體藝術家紛紛找尋、創建遠距和觀眾溝通的各種替代可能性,像是祭出共同閱讀書單、線上的行為表演、討論會等活動,建立起虛擬世界的「群聚分享」的行動。
這次Arebyte畫廊和新媒體藝術家歐莉亞.里亞林納合作了個展「Best Effort Network」,以在Youtube上直播的方式和觀眾直接溝通。里亞林納作為1990年代以網路為媒介的前鋒藝術家,訪談中她表示她特別喜歡網路才剛興起,一切都還被緩慢建構、百廢待興、充滿著希望的創作氛圍,自此探索自網際網路發明以來的數位考古,從那些舊的網站設計與歷史裡面,慢慢抽絲剝繭出新的敘事方式。
如果說許多的藝術理論只在於揭露隱匿於日常生活的不可見,這幾件作品都具象化了我們日常所離不開的網路。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科技在日常生活當中並非那麼地虛擬,網路瀏覽器、超連結或是網頁的HTML,是不是能夠被類比成城市的巷道、街角,或是一個任何能連接城區的港埠,被視為連結人與人的存在的實體現實,因而少了一點疏離感?互聯網藝術(Internet Art)雖然早已不是新鮮事了,然而卻也在這一段人人自我隔離、找尋原有親密感的期間,再次掀起了一波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