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
談論生產製作與美感經驗
撰文│東海醫院工作室.徐景亭.攝影│楊浩明、蕭永明.圖版提供│三重黑色聚落(《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7月號154期)
我曾經發起計畫,邀集年輕學子一起做訪查,試著了解工廠師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我們設計的問題如下,工廠性質?如何踏入工廠工作的?對於工作的想法與熱情所在?因為大環境的代工環境變遷,對於未來的想法?與年輕設計師合作的意願或建議等等。
大家說到過往,總是非常自豪,與難忘在那工作訂單接不完的時期,但對於自己的工作卻未必願意孩子來繼承,或甚至鮮少與他們談及自己在做的是什麼,而對未來的看法就幾乎充滿悲觀,也深知不可能回到過往的榮景。訪問過程更深刻了解,雖然工廠師傅們身懷絕技,但這些小型工廠,大部分接觸的都是零件加工,有的工廠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實際完成產品為何?也許這是一種分工制度下,資訊只能片段接收的結果。於是早一輩的台灣製造業開拓者,生活經驗與美學關係是斷裂的,即便到現在,大部分工廠裡的學徒仍然是僅以技術學習為主,在長期代工的思維下,我們比較像/只是接收者,習慣等著被餵養的狀態下,並不會懷疑所做的內容為何?以及使用者為誰?只要有人買單就是好的。
長期下來,我們也習慣在這樣的思維下,希望自己成為「有用」的人。但是「有用」的定義,我們交給老師、交給長官、交給業主與市場機制去定義。雖然這幾年設計的展覽非常蓬勃,卻總是成為特定族群相互切磋的平台,教育發展縱使也帶入所謂的生活美學,但是,愛讀書與不愛讀書仍然有一條隱形的線,當成為管理者與製造者的身分後,相互間的溝通仍然不順暢,於是長久扁平與分級的教育下,擁有精湛技術的職人輕忽了自己,常常看不見事情的全貌,也失去理解自身的價值所在,做工的人,是一群認真踏實個性又草根的台灣代表,如果能夠解開那條長期構築的線,學會相互共享知識,做工的人也需要自覺地發現自己的價值,也許才能進入台灣近代工業化的下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