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影像自我辨明
從解放在地實驗的文化檔案談起
從開放檔案為起點
「在地實驗」2016年上線的「在地實驗檔案庫」是台灣第一個免註冊、免費的線上影音檔案庫。特殊的部分在於,檔案皆來自在地實驗的行動成果──或因在地實驗主動拍攝、蒐集,或因同好相聚而彼此分享。自2014年底彙整1990年代累積的資料開始,在地實驗便時常自省「解讀」、「分享」檔案的原則。影像有限的視角、檔案本身的時間差、閱讀者的生命經驗與專業訓練,諸如此類的差異都造成解讀的落差。這個差異可大至大是大非的史實問題,但更多時候是小至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感性問題──畢竟,檔案揭露的大多是藝術創作的現場。
很快地,在地實驗發現,如何分享這份感性,才是檔案研究與分享的最大挑戰。在2016年網站建置、首批檔案上線之際,在地實驗邀請游崴、余政達、許哲瑜和蘇匯宇,針對這批九○年代的檔案共同合作。「破身影」展覽以檔案文本為引子,委託藝術家製作新作,同時期待藝術家自由創作。這樣的合作關係,比起客觀梳理檔案,著實更深地挑戰在地實驗對開放檔案的立場,也開創當代藝術、檔案、另類藝文機構三方互文、協力的生產模式。
2014年底,在地實驗開始將1995年成立以來拍攝的影帶數位化
翻案式史觀及其暴力
「歷史」為何存在、以什麼角色存在?想來讓人沮喪,因為在解嚴達卅年的今日,答案仍然不明,況且在未來卅年,這樣的提問恐怕仍尖銳──尖銳地如起底般追問他人的意識型態、生命記憶。這樣的情況本質上未嘗不好,畢竟個人的即政治的,個體經驗自然是歷史的佐證。然而,對迄今仍得耗氣力清理獨裁政權遺緒、縫補受迫者史觀的台灣而言,眾聲喧嘩加劇了時人認識歷史的困境。這樣說並非執意彰顯歷史的學理價值,漠視人人等值的生命記憶,各執其詞的「實情」縱然讓歷史多元,甚至有機、開放,但幾無助凝聚時人對「歷史所謂為何」的共識,也就很難利用歷史鑑往知來,建立主體。實際上我們都清楚,在台灣,歷史成立與否往往僅取決於個體對信息的主觀認識。然而,「取決於個案」看似具主體性卻可能同時也是具有奴性。因為無可避免,歷史向來是個人主觀認識累計的最大公約數。
同時,檔案亦內含多重資源如紀錄、保存、再現、傳播,閱讀檔案正是召喚、延續資源的過程。如此一來,前述困境為何?引述學者李鴻瓊摘要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檔案熱」(archive fever)的概念即具體而微:「我們若忘了檔案的本身是技術性的儲存(因此是一種義肢增補物),而直接將檔案與自然或原初(或記憶)連結在一起,則會帶來暴力,因為對過去的繼承將被特定身分或民族所壟斷。」
那麼,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不愚信檔案?不愚信檔案,才是利用檔案建立主體智識的起點,也是藉歷史經驗凝聚主體性的可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