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尋:新的能量,新的道路
撰文│沈奇嵐(德國敏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國際策展人暨藝評家) 圖版提供│四方當代美術館(《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2月號159期)
四方當代美術館創始人暨館長陸尋
2015年四方當代美術館及其園區被《紐約時報》提名為「世界最佳文化景觀」。陸尋本人入選2016年倫敦知名藝術雜誌《阿波羅》評出的「亞太地區40位40歲以下最富啟發青年」,並被國際權威藝術網站Artnet.com評為世界百位藝術收藏家,他也是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收藏委員會成員。
克勞迪婭.馬丁內斯.加拉伊,創造者(2019),藝術家與GRIMM畫廊(阿姆斯特丹、紐約)惠允;「靈與景:米利亞姆.卡恩與克勞迪婭.馬丁內斯.加拉伊」展覽現場,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2020
陸尋最喜歡的事情,是和藝術家一起聊天暢想,他喜歡成為他們其中的一份子──一起布展,一起喝醉,一起唱歌到半夜。當藝術家們組織拳擊賽(一個「藝術拳力榜」的行為)時,陸尋是參賽選手之一,他揮舞著拳頭,汗水淋漓地認真比賽,獲得了那一回合的勝利和掌聲。
奧拉弗.埃利亞松,可能性中的投影(2018),「今晚一定要夢到這藍色」展覽現場,2020
陸尋的狀態,更接近於一個創作者,他的材料,是他在南京的美術館、他的收藏、他的經驗和想像力。他說,自己「像策展人一樣去收藏」,他希望給年輕的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可以創造和成長的可能。陸尋和四方當代美術館,代表著某一種新的能量,一種通向未來的新道路。
這位從劍橋畢業的奈米科技專業的高材生,在畢業之後進入家族企業工作,與磯崎新、史蒂芬.霍爾等建築大師密切合作,讓一棟一棟的建築落地,並漸漸進入了藝術收藏領域。創立四方當代美術館時,陸尋對自己的路線非常清晰:只做自己喜歡的項目,無論是展覽還是活動。這意味著放棄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卻也在幾年之中讓美術館擁有了自己的清晰面貌,並成為了南京最受年輕人喜愛的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