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的收藏動能
台灣與東南亞的新興收藏生態
近期《Artnews》公布2020年前兩百大藏家名單,亞洲藏家再一次展現出亮眼實力。在近年亞洲藏家逐步進據榜單的趨勢之下,台灣、東南亞更成為令人矚目的新起之秀,潛力十足而頗富生機。這些崛起中的收藏勢力不獨收藏國際名家之作,也將目光逐步轉向在地的當代藝術,藉著關注與支持在地藝術家的創作,推動本地的藝術生態更為健全地發展。
在《Artnews》前兩百大藏家名單榜上,除了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創辦人喬志兵、創立K11的香港藏家鄭志剛(Adrian Cheng)、日本時尚界的石川康晴(Yasuharu Ishikawa)、坐擁韓國仁川綜合渡假村百樂達斯城的田必立(Philip Chun)與崔允楨(Elizabeth Chun),還有來自台灣最大收藏家族,擁有林風眠、趙無極、徐悲鴻畫作的馬維建。他們不僅以精準眼光收藏重要的藝術作品,更積極透過設立畫廊、私人美術館等方式參與當代藝術網絡的建構。
譬如「美的集團」董事何劍鋒在今年首度入榜,他所創立、位於廣東佛山的「和美術館」也於2020年3月開幕,這座由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除了藏有嶺南畫派的作品,更與國際當代藝術積極對話。何劍鋒即曾在接受《Artnews》專訪時提及,他們已委託幾位藝術家為美術館創作,這些合作亦可能隨著世界情勢的轉變而變化。另一方面,作為亞洲LGBTQ群體的忠實倡議者,驕陽基金會執行董事孫啟越(Patrick Sun)致力於透過藝術收藏系統,舉辦LGBTQ議題展覽,為LGBTQ群體及其盟友構建一個更強大及更平等的世界,帶來積極的社會影響,也在2020年的《ArtReview》百大權力榜上,登上第88位的席次。
台灣:迭起的收藏勢力
二十年前,台灣藏家的焦點在於古董、現代藝術與本地當代藝術。近二十年來,隨著國際化的發展與國際拍賣行與藝術展會的推波助瀾,藏家們的收藏逐漸轉向西方,也因為收藏的豐富多元而在亞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除了林百里、陳泰銘、曹興誠等資深藏家,近年較為年輕的世代也加入了藝術收藏的行列,如2019年創辦「文心藝所」的葉曉甄、收藏不少藍籌藝術家作品的歌手周杰倫等,這些藏家的收藏風格多元,正反映出台灣收藏界豐沛的活力。台北這座國際城市也同時吸引了國際企業進駐設置分部,並且擁有許多風格各異的藝術展會,除了歷史悠久的台北藝術博覽會,也有新興的「台北當代」。而在香港遭逢政治與經濟衝擊之時,台灣雖仍受到高門檻稅制所限,仍展露出足以與亞洲其他地區匹敵的收藏實力。
東南亞:蓬勃的收藏風氣
過去十年,東南亞的百萬藏家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在地,並且展露出野心,試圖塑造嶄新的收藏模式。當地舉辦的雙年展及藝術博覽會,增加了本土藝術在國際藝壇的曝光機會,從而吸引來自歐洲與中國大陸的重要藏家關注。馬來西亞與印尼這兩個曾是殖民地的國家,如今都在這股新的風潮之中開始追求自身獨有的藝術性,同時藉由形塑國家認同,脫離殖民狀態。
Xu Bing–Book from the Sky, installation view of Xu Bing-Thought and Method, UCCA, Beijing, 2018. Courtesy UCCA
泰國政府對藝術的支持一如馬來西亞般姍姍來遲,私人企業在藝術與文化方面的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18年的曼谷雙年展(Bangkok Biennial)與曼谷藝術雙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皆為泰國藝術界開啟了新的紀元。
伴隨著由小眾興起的收藏潛力,許多新興畫廊也開始與歷史悠久的機構並駕齊驅,譬如曼谷的南通藝術空間(Numthong Art Space)、理查寇藝術中心(Richard Koh Fine Art)都曾在2018年以泰國為核心主題的「藝術登陸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藝博會上大放異彩。在缺乏政府支援的情形下,泰國並無當代藝術的國家級典藏,多數泰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多在私人藏家之手或被納入藝術機構的國際巡迴展出,也因此難以在當地形成具系統性的收藏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