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上陣
攝影的種族倡議
撰文│賴志婷 圖版提供│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藝術收藏+設計 2021年1月160期)
巴爾博薩作品〈卡莫基工作坊〉
Anthony Barboza, Kamoinge Members, Gelatin silver print: sheet, 35.4×28.1cm; image, 24.9×25.4cm, 1973.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purchase with funds from the Jack E. Chachkes Endowed Purchase Fund 2020.55. © Anthony Barboza
Anthony Barboza, Kamoinge Members, Gelatin silver print: sheet, 35.4×28.1cm; image, 24.9×25.4cm, 1973.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purchase with funds from the Jack E. Chachkes Endowed Purchase Fund 2020.55. © Anthony Barboza
在疫症當前的關口, 美術館能給人們什麼啟發? 「#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Matter)關鍵字是推特(Twitter)上除了「#2019新冠肺炎」(#Covid19)之外第二熱門的關鍵字,關注疫症下的族裔問題,我們可以重新聚焦19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這也或許是美術館能奪回公眾目光的機會─展示非裔的倡議歷史,敲響避免重蹈覆轍的警鐘。
1963年,「卡莫基」(Kamoinge)的攝影工作坊在紐約哈林區(Harlem)誕生,十五位以攝影為職志的黑人藝術家集結,決定「一起生活和工作」,自行展演非裔美籍的形象和生活的輪廓,這些攝影師成為了美國黑人攝影的先驅,其中九位仍持續地活躍於今日,成為歷史上最長青的藝術結社。今年由維吉尼亞美術博物館(VMFA)籌畫展出、巡演至紐約惠特尼美術館,聚焦於卡莫基工作坊的兩個十年(1963-1983),一共展出一百五十件攝影作品、包羅十四位攝影師,先於維吉尼亞美術館開展的「同在一起:路易斯.德萊普和卡莫基工作坊」(Working Together : Louis Draper and the Kamoinge Workshop),接續巡迴接力展出的是紐約惠特尼美術館10月開展的「同在一起:卡莫基工作坊攝影聯展」(Working Together: The Photographers of the Kamoinge Workshop),探索1960年代非裔美國黑人於內部萌芽的非洲意識。
黑人形象的自造
明.史密斯作品〈透過星條旗觀看美國,紐約市,紐約〉
Ming Smith, America seen through Stars and Stripes, New York City, New York, Gelatin silver print, sheet: 40.01×50.8cm, image: 31.75×46.99cm, printed ca. 1976 . 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 Adolph D. and Wilkins C. Williams Fund, 2016.241. © Ming Smith
Ming Smith, America seen through Stars and Stripes, New York City, New York, Gelatin silver print, sheet: 40.01×50.8cm, image: 31.75×46.99cm, printed ca. 1976 . 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 Adolph D. and Wilkins C. Williams Fund, 2016.241. © Ming Smith
碩姆堡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在2016年曾邀請卡莫基工作坊的早期成員進行一場名為「不朽的卡莫基」(The Timeless Art of Kamoinge)論壇, 提及「卡莫基」一詞,說明該詞源來自肯亞(Kenya)基庫尤人(Kikuyu)的族語(Gikuyu),意思是「一起工作的一群人」,這個名字象徵其非裔種族的源頭,參與論壇的早期成員阿傑.考恩斯(Adger Cowans)表示:「我不想被貼上黑人藝術家的標籤,我想當藝術家,所以當時我極力反對這個名字,因為不只一般大眾難以發音,工作坊裡有些人甚至無法念出這個字,我反而喜歡『相機35』這個名稱。」
卡莫基工作坊點亮了非裔美人獨特的美學成就,早期的成員至今已是啟發美國黑人攝影的大師,攝影家們亦發展各自獨立的創作生涯,但就如創始人路易斯.德萊普所說:「我們盡可能地談論生活。」攝影僅是藝術家生活上的交集,創作終究需要回歸生活的本質,工作坊成立至今,他們的「一起行動和工作」交織了黑人社群的共同經驗,引發了觀者的深刻共鳴。卡莫基工作坊的宣言具體地落實在生活的實踐之中,在各個攝影師的鏡頭之眼下,可以見得不同年齡層的人們在城市的娛樂、工作、休息與旅行中的日常風貌,在某部分的作品亦紀錄「街頭」的構成。關於「街頭」之於黑人文化的提及,可以追溯至1920、1930年代逐漸形成的「哈林文藝復興運動」(Harlem Renaissance),該運動集中在紐約的哈林區。哈佛大學黑人文化史學者霍金斯(Nathan Irvin Higgins)針對「哈林文藝復興運動」展開研究時,提出「口述傳統」在黑人歷史敘事的重要性,他認為透過口述得以「將街頭孩子、藍調演唱者、爵士樂手連結起來。」。
日常紀實與歷史共時
尚. 沃克作品〈復活節,哈林區(125街)〉
Shawn Walker, Easter Sunday, Harlem (125th Street), Gelatin silver print: sheet, 19.7×24.8cm; image, 15.9×21.6cm, 1972.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purchase with funds from the Photography Committee, the Jack E. Chachkes Endowed Purchase Fund, and the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2020.61. © Shawn Walker
Shawn Walker, Easter Sunday, Harlem (125th Street), Gelatin silver print: sheet, 19.7×24.8cm; image, 15.9×21.6cm, 1972.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purchase with funds from the Photography Committee, the Jack E. Chachkes Endowed Purchase Fund, and the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2020.61. © Shawn Walker
「街頭」成為非裔社區經驗集結的中介,包含閒聊(porch talk)、叫罵(the dozens);卡莫基工作坊攝影師在1960年代捕捉了當時街道的細節、城市的紀實,比如街頭巷尾的粉筆塗鴉、牆上的銘文等,還有熟人或密友的室內肖像──可以發現,這些不過是日常的紀實,然而,當時白人主流媒體下的黑人形象,充斥了種族歧視的偏見報導,黑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情感的流動,鮮少被真實地記錄。丹尼爾.道森(Daniel Dawson)認為抽象即是真實所在之處,作品的標題往往全面性地或部分性地引導觀者對於作品的理解,因此在這個系列攝影中,他刻意地移除地標、背景及一切供觀眾想像形塑的暗示,他在紐約海灘拍攝其妻子裸身的休憩作品〈背景之一〉(Backscape#1,),便意圖探索攝影的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