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做為一種表演
第十三屆上海雙年展「水體」與主策展人安德烈斯.哈克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外觀一景(圖版提供: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2020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ower Station of Art,以下簡稱「PSA」)宣布第十三屆上海雙年展策展主題為「水體」(Bodies of Water),本屆雙年展由西班牙建築師安德烈斯.哈克(Andrés Jaque)擔任主策展人,協同策展團隊成員瑪麗娜.奧特羅.韋爾齊耶(Marina Otero Verzier)、露其雅.皮耶特羅烏斯第(Lucia Pietroiusti)、由宓共同策畫,由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擔任研究與出版總監。展期為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7月25日,以漸強節奏(in crescendo)的形式分為三個段落舉行:「濕運行」、「生態聯盟」、「一個展覽」。
對於不熟悉安德烈斯.哈克的人來說,肯定困惑何以上海雙年展選擇以建築師做為藝術雙年展的主策展人,而非由一般常見的策展人肩負此任務。事實上,安德烈斯.哈克並非「典型」的建築師,他以「展覽」做為建築發表的形式甚至多過於實際建造的作品。對他而言,建築是「被搬演」(enacted)更甚於「被建造」(constructed),它並非建築師的作品,而是包含人、動植物、無機物、環境間的社會互動下所產生的「表演」(performance)。在此觀念下,安德烈斯.哈克認為建築師的任務是使「不可見」的社會互動變為「可見」,展現其中跨尺度(trans-scale)與跨物質(trans-material)的複雜動態,甚至是矛盾與衝突,從中尋找破口進行介入,並藉由不同的工具產生賦予政治能動性(political agency)的可能。因而,安德烈斯.哈克的事務所並非以其自身的名字命名,而是名為「政治革新事務所」(Office for Political Innovation,以下簡稱「OFFPOLINN」)。
本屆上海雙年展以上海的「水」做為中心,試圖開展出各項事物的複雜交會及從中開創的可能,與安德烈斯.哈克及OFFPOLINN的計畫有著許多對話之處──如關注事物表象背後的複雜互動、賦予工具以創造政治能動性,以及對生態、行動主義等的關懷。因此,本文希望做為另一個「水體」,穿針引線安德烈斯.哈克和OFFPOLINN的論述及作品,提供一個更深刻觀看本屆上海雙年展的角度。
保拉.比拉普蘭納(Paula Vilaplana)為第13屆上海雙年展「水體」設計的主視覺概念圖
(圖版提供: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aula Vilaplana
水做為不透明的物質
水在當今社會,對大多數人而言似乎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存在,一如其本身的透明。然而,透明的本體背後實則有著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物質作用著,不斷歷經不同的狀態及循環,甚至穿梭、相連了不同的身體。
為了描繪出水背後的「不透明性」及多重元素的交會,本屆上海雙年展以複數的「水體」為展開探索的題旨,運用水文做為路徑,由位於黃浦江及長江交匯處的上海一路追溯至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觀看這片因冰川融水挾帶各物質流淌而下,沖積、造就6300公尺的長江流域及豐饒的長江三角洲;其中,沿著長江載送沿途開採的煤礦與上海雙年展主展場PSA的歷史前身「南市發電廠╱南市國營電廠」相逢,而發電廠的運轉啟動了上海的工業化,於是,水的流動串起了各種「身體」──礦物、有機物、環境、人、經濟、工業、城市等的交流,而這當中並非沒有衝突。
安德烈斯.哈克╱政治革新事務所 幽靈:密斯做為被運算的社會 2012
複合媒材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芝加哥藝術協會博物館藏
(圖版提供:Andrés Jaque / Office for Political Innovation)Courtesy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nd Fundació Mies van der Rohe
這種揭露日常事物(如水及上海)背後龐大體系的思維,與OFFPOLINN本身的實踐息息相關,例如「幽靈:密斯做為被運算的社會」計畫企圖挑戰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與莉莉.萊希(Lilly Reich)1929年合作的巴塞隆納德國館(Barcelona Pavilion)的無瑕形象──該館於1983年在巴塞隆納重建,並於1986年開放,為了營運與維護同時建造了一個地下室,將所有可能玷汙該館完美現代主義印象的事物都隱藏在其內,例如員工休憩用的廚房、維護館舍的清潔用具,損壞的石板、玻璃、褪色的窗簾,甚至還有一隻名為「霧」(Niebla)的貓,被養在地下室的牠肩負著驅除鼠患的任務,但因長期處在缺乏光線的環境下而逐漸失明。「幽靈:密斯做為被運算的社會」計畫以兩年的時間,考古式地大量研究存放在巴塞隆納德國館地下室的物件,最後更將所有物件搬上該館一樓,揭露維持建物完美幻象背後由人、物質、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生態系統。「幽靈:密斯做為被運算的社會」計畫的精神亦體現於本屆上海雙年展的規畫之中。首先,「水體」呈現在上海與青藏高原之間串聯、輻射的水域中複雜的多項元素互動;另一方面,本屆上海雙年展對於水的論述既根植於水的物質性,又超越水與生態的界線,更在2020年11月10日至14日推出的第一階段「濕運行」,以一系列的表演、座談、工作坊、影像放映、工作室對談、教育活動等,在不同領域的學者、藝術家與觀眾間展開「水」的多音交響,從中探索彼此建構水的共同體(hydrocommons)的可能。
「濕運行」的幾場表演展現了人的身體與自然間如液態般的流動性,如伊西婭爾.歐卡麗茲(Itziar Okariz)與女兒共同演繹的〈海洋呼吸〉,藉由瑜珈的呼吸法Ujjayi發出海洋般的聲音,在彼此呼吸的錯落間交織出海的意象;童文敏則以〈很久以前──PSA〉將上海當地特有的植物「嫁接」於表演者身上,搭配不同植株、姿態各異的表演者將PSA化為一座森林。上述作品展現的意象──人與自然界線的消弭,為本屆上海雙年展揭開序幕。(全文閱讀552期藝術家雜誌)
【五月專輯│上海、光州與利物浦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