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西瑪」傳說與如釋重負的旅程
凱珀娃妮.奇旺卡個展
去年榮獲法國杜象獎(Prix Marcel Duchamp)的加拿大籍旅法藝術家凱珀娃妮.奇旺卡(Kapwani Kiwanga)今年4月底至7月上旬在伊夫里─勒克雷達當代藝術中心(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d’Ivry - Le Crédac)推出個展「西瑪、西瑪」(Cima Cima)。此展覽標題指的是西班牙語中的「cimarrón」一詞,該詞源自阿拉卡瓦(Arawaks)族群(居住在南美洲古巴、加勒比海與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原住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語言,從16世紀以來指稱為了脫離奴隸命運與制度而成為逃犯的難民;同時它也有「野生」的意思,該詞也意指那些原本離鄉背景的原住民重拾傳統生活模式,成為回歸大自然環境的「野蠻人」。
「西瑪」當年為了在異國求生存而發展出不同的策略,如創新的農耕與狩獵技術以及自保的武器和戰略,並且他們時常不惜犧牲性命努力抗爭,企圖推翻白人建立的奴隸制度。在研究其特殊的歷史之後,凱珀娃妮.奇旺卡發現「植物」在「西瑪」的歷史記載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兩者之間存在一種同舟共濟的命運,並自此出發完成一系列作品初看之下相當複雜,實乃源自省思後深具批判性的創作。
「西瑪、西瑪─凱珀娃妮.奇旺卡個展」展場一景
(Photo: Marc Domage / le Crédac)©Kapwani Kiwanga / Adagp, 2021
「西瑪」的脆弱
伊夫里─勒克雷達當代藝術中心位在一幢以紅磚構建的舊工廠四樓,從展場入口出發的左側一號展覽室是該藝術中心最寬敞的空間,故於此展出奇旺卡此次個展中最大規模的作品〈原料〉。這件作品是由一張張如吊軸般懸掛的大型紙張組成的裝置,每張紙以均等的距離間隔垂立於展場中,底部時而稍稍與地面接觸而彎曲抑或懸置在約5公分的高度,整體看來相當有規律但並不過於密集,就像一座紙的叢林。然而,奇旺卡刻意在部分吊紙上加置鎌刀金屬片以提醒觀者紙的「原料」源於植物,從這件作品的說明卡中得知它們是來自甘蔗的纖維。甘蔗是巴西出口的重要農業經濟作物之一,該作在此援引南美洲栽種甘蔗所引發的農工困境,呼應過去「西瑪」身為奴隸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凱珀娃妮.奇旺卡 原料 2020 甘蔗樹脂製紙、金屬
伊夫里─勒克雷達當代藝術中心與法蘭克福現代美術館(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MMK])聯合製作
(Photo: Marc Domage / le Crédac)©Kapwani Kiwanga / Adagp, 2021
另一方面,南美洲各國為了滿足國際需求而高度發展高價值性農作物的做法也成為亞馬遜熱帶雨林嚴重縮減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從未去過南美洲,或是沒有經過媒體的傳播和報導,我們或許直到某一天才會陡然驚覺做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已經不復存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被濫伐的威脅引發全球各地興起的環保意識與保護宣言,要求復育失去的雨林,此一關聯看似呼應於中心入口右側第二展室展出的四張白色絲網印刷作品「拉撒路」系列。
該系列名稱挪用古生物學的「拉撒路物種」(Taxons Lazare)一詞,作品分別代表四種原本被認為已絕種但再次被發現的動物:吉爾伯特長鼻袋鼠(Potorous Gilbertii)、亞洲山龜(Heosemys depressa)、絨鼯鼠(Eupetaurus cinereus)與豪勳爵島竹節蟲(Dryococelus australis)。然而,在白色紙上印上的白色圖象如果沒有透過光影變化的輔助,觀者其實很難辨識上面的動物,這種特殊的視覺經驗隱喻這些拉撒路物種的身影在這個世界上依然相當微渺的現實,並間接影射熱帶雨林與「西瑪」脆弱的存在。(全文閱讀554期藝術家雜誌)
【7月專輯│從藝術再探人與自然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