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藝術教育現場看跨領域的實踐
時間:忘了哪一年的曾經
地點:台北某條街邊
人物:邱誌勇×某年輕科技藝術家
對白:
邱誌勇:學校老師怎麼有辦法教你們正在應用的技術?
某年輕科技藝術家:邱老師,我們真正的老師是Google。
邱誌勇:(語塞狀)⋯⋯。
上述的情境是多年前台灣科技藝術正蓬勃發展,一批現齡約卅五歲以上的年輕世代科技藝術家從台灣各地湧現出來之時,筆者與其中一位藝術家的簡短對話。如今,愈來愈多學有所成的年輕教師可以教導創新技術,教育現場也有所改變。然而,這卻也導致科技藝術教育現場「重科技、輕藝術」的不對等傾斜。究竟在教育現場要如何執教,成為科技藝術領域最令人頭疼的難題,追科技創新技術嗎?保留原有的藝術美學教育內涵嗎?理論與實務型教師共同授課嗎?開設更多的綜整性(capstone)專題課程嗎?
記憶猶新,幾年前看到「快樂大學」YouTube頻道翻譯美國饒舌歌手Prince EA一則以「我控訴學校體制」為名的影片,片中他飾演一名非裔律師,以饒舌方式在法庭上語重心長地批判現今教育制度,控訴學校扼殺創意和每個人的個性、濫用知識,學校是個已經過時而無法發揮作用的機構,原因是教師們在既有的體制下工作,並沒有太多選擇和權利。
此外,馬雲也曾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上有這麼一段發言:「教育現在正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卅年後,我們將陷入困境,因為我們教書的方式,我們教給小孩們的東西,是過去兩百年的事情。它們是知識基礎的,(現在)我們不能教孩子們與機器競爭,因為機器更聰明。教師必須停止教導純知識,我們必須教一些獨特的東西,讓機器永遠無法趕上我們,這些是我們需要教孩子的『軟技能』──價值觀、信仰、獨立思考、團隊合作、關心他人,這些是知識不會教你的軟技能部分,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我們應該教孩子體育、音樂、繪畫和藝術,確保人類與眾不同,我們教的一切都應該與機器不同。如果機器可以做得更好,那麼你就需要考慮一下。」
或許,我們不用等到卅年後,當前教育已面對AI技術對人類文明的劇烈衝擊,而上述兩個論點也貼切地描述了當前教育現場的些許問題。長久以來,台灣教育現場的科研制度將知識分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在教學現場上也被莫名地區分為「理論課」與「實務課」,這種學術邊界的囿限直到21世紀初才重新被提起討論。近年來對於「跨領域」的呼聲可謂是各學科領域中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各知識學門領域紛紛提倡跨領域研究的原因,不外乎是期盼藉由學科專業間的差異性與獨特性迸發出更多創新的成果。然而,在教育制度與學科編制方式沒有大破大立的革新之際,跨領域又如何可能?
筆者於2001年赴美攻讀「跨科際藝術」博士學位(PhD in 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之時,該博士班剛剛從傳統的「比較藝術」(Comparative Arts)改制為「跨科際藝術」。當年,幾乎所有同年入學的新生對「跨科際」皆是一頭霧水,而令人記憶最深刻的便是教授突如 其來的一句話:「no theory, no methodology, only history」。在此博士班裡,所有學生被要求選擇兩門主修領域、一門副修;在為期十週的學期制,每學期皆必須修習十八個學分(6門課),包含一門由五位專任教師與一位客座教授共同開設的「跨科際藝術研討」(interdisciplinary arts seminar)。歷經兩年半高密度的修課期之後,終於體認到教授當初說的那句話,並不是「不要理論、不要方法論,只要歷史」;而是要告訴我們,「沒有特定的理論與方法」,因而每個學生(事實上因資格考沒過,以及無法承受高密度訓練而被退學的學生比畢業的學生還多)都可 以在特定的歷史觀、自己本身的專業背景以及跨科際的思維中,尋找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跨領域取徑。
之所以將「interdisciplinary」翻譯成「跨科際」,主要因為「discipline」是「學科」,「inter」則表意在邊際之間,因此「interdisciplinary」本應是跨越學科邊際的「跨科際」,此名詞便是在台灣俗稱的「跨領域」(好吧!接下來我們就用「跨領域」吧!)。然而,對於「跨領域」一詞的原意內涵與應用面向卻有天壤之別的認知差異。筆者十餘年來在相關書寫與演講中皆不斷援引1992至1993年間,美國藝術評鑑協會(Council of Arts Accrediting Associations)對學科(Discipline)的分類方 式進行深度的研究,並於1994年對外發表相當於當代創意共享(Creative Commons)概念的簡報文件(Briefing Paper)。為了推廣跨領域藝術教育的精神,這份文件標明沒有著作權的問題,任何人皆可因教育與文化發展目的複製全部或部分的內容,甚至任何組織機構皆能大量複製以因應自身之需求,唯一的條件是:必須要在引用的過程中說明資料來源為美國藝術評鑑協會。
在這份由凱瑟琳.森特曼(Catherine Sentman)主筆,題為〈結合中的學科:跨科際、多學科與其他共同研究學門〉(Disciplines in Combin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 and Other Collaborative Programs of Study)的文件強調整合學門的方法相當多元,因此對於跨學門之命名與內涵的界定變得更為重要。(全文閱讀556期藝術家雜誌)
【九月專輯│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