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安在?
撰文│古碧玲.攝影│劉振祥.圖版提供│公共電視(藝術收藏+設計 2021年9月168期)
《斯卡羅》正如火如荼地上演,各種正負意見的討論,高密度地洗了社群媒體的版面,拍攝地點在一般人罕至的屏東山區,認識一些學自然科學的朋友,掄起專業放大鏡、瞇起雙眼,檢視其中的動、植物、道具,論點與眼光迥異於他人。學生物科學者莫不對自然事物特別眼尖,他們彼此嘲笑說:「森林系的人真得很難搞!」這讓我想起藝術創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度。
自然得看起來像藝術才美,藝術則在觀賞者看起來意識到它是「藝術」,看起來又像自然時,才可以被稱為「美」。
(攝影/劉振祥)
無論有沒有知覺,人類藝術創作取材自然從來不曾少過,自然賦予人源源不絕的藝術創作素材,如康德把「美」分為自然美與藝術美,第一美是自然美,第二美的藝術美為自然的模仿,卻是取材於自然,又要超越自然,自然得看起來像藝術才美,藝術則在觀賞者看起來意識到它是「藝術」,看起來又像自然時,才可以被稱為「美」。當然,現在的藝術已不再把追求「美」當作唯一任務,藝術創作被援引為批判、省思、控訴的媒介,其中批判的主要對象之一則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
對於自然的取材與關注的尺度或大或小,藝術創作者選材時未必要具有什麼意義,然而,冀望「藝以載道」的創作者不甘於自身僅呈現一派靜氣的美而已,總想在每一回的創作裡做出訴求,這訴求或隱或顯,或讚頌或批判。
藝術家徐冰的「木林森計畫:台灣」,曾試圖形成一個讓募集資金的迴圈自行運作起來的系統,
邀請熱愛藝術、關心生態的人們共同響應環境保護。
(攝影/劉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