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的新藝術地標
南法阿爾城「阿爾呂瑪」(LUMA Arles)正式開幕
「阿爾呂瑪」的「樓塔」外觀一景
©Adrian Deweerd
呂瑪基金會(Fondation LUMA)在法國南部古都阿爾的據點「阿爾呂瑪」(LUMA Arles)終於在今年6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可謂法國當代藝術界的一大盛事。
瑞士製藥界大亨家族與阿爾
呂瑪基金會2004年於瑞士蘇黎世成立,創辦人瑪雅.霍夫曼(Maja Hoffmann)出生於瑞士巴塞爾,是當代藝術重要的贊助者和收藏家,她來自全球數一數二的製藥業大家族,其家族從祖父母輩開始收藏當代藝術。她的父親漢斯.呂卡.霍夫曼(Hans Lukas Hoffmann)是一位著名的動物學家,專門研究鳥類,他在阿爾城附近的卡馬格溼地區(Camargue)成立實驗室,同時也是國際知名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的創辦人之一,2008年曾大力贊助阿爾興建梵谷基金會美術館(Fondation Vincent van Gogh Arles)。
瑪雅.霍夫曼從小即和阿爾有著很深的地緣關係,2013年她決定在阿爾發展基金會,展開「阿爾呂瑪」計畫,她選定了阿爾火車站附近的一座廢棄工業區為基地。這個佔地近11公頃的工業區曾經是阿爾的城市經濟命脈,於19世紀中成立火車製造與維修廠,1984年正式關閉,1986年曾經發生火災,燒毀眾多廠房的屋頂,之後幾乎完全被廢棄。瑪雅.霍夫曼希望在此建立她的藝術基金會,一方面整修部分的廠房做為藝術展覽場地以及工作室,一方面她希望建造一個具有地標性的藝術基金會──一座高聳的現代建築,從屋頂可以看到阿爾溼地區的海岸。
阿爾地方政府當局對此一計畫十分歡迎,因為當阿爾的工業產業逐漸遷移之後,城市的失業率節節高升,再加上人口雖然只有五萬多人,城市面積卻是全法國最大的,有巴黎市的七倍,公路維修、公共交通、古蹟維護⋯⋯費用龐大。另一方面,阿爾因古羅馬遺跡、梵谷的足跡和已有五十年歷史的阿爾攝影節(Les Rencontres de la Photographie d’Arles),每年夏季吸引不少觀光客,但是旺季一過則回歸一片寂靜。瑪雅.霍夫曼甚至買下三間旅館,以確保她在舉辦活動時,嘉賓與前來參觀的民眾一年四季都能有落腳的地方。
瑪雅.霍夫曼與法蘭克.蓋瑞
©Annie Leibovitz
「樓塔」與多功能園區
瑪雅.霍夫曼立意雖佳,然而在實際操作上卻遭遇了一些困難,原因是阿爾乃是一座歷史古城,擁有古羅馬競技場、露天劇場、公共澡堂等兩千年前的歷史古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此建造一座現代式的高聳建築是否會和古城格格不入,成為一個巨大的考驗。瑪雅.霍夫曼委託今年九十二歲、生於加拿大的美籍知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來著手這項工程,他經手的著名建築包括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巴黎的路易威登當代藝術基金會、明尼阿波利斯魏斯曼美術館(Weisman Art Museum)、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布拉格跳舞的房子等,這些建築的特色是不規則造形、大量使用金屬與玻璃材質,富有解構主義風格,外觀突出,十分吸睛,每每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地標。法蘭克.蓋瑞認為阿爾雖然都市規模很小,但是在建築上卻擁有宏偉巨大的特質,於是他從這個點出發設計了一座高17公尺的玻璃圓形建築,與城中古老的羅馬競技場相呼應,而在上方則是一座高聳的「樓塔」(La Tour,即為其名),高56公尺,據說原來的構想高度更高,和行政單位經過幾次協調後才協定為56公尺高。為了這座「樓塔」,法蘭克.蓋瑞嘗試許多建築模型,可見這中間所遭遇的眾多困難和無數次的修改。
俯瞰阿爾城中的「阿爾呂瑪」與古羅馬競技場
Photo ©Iwan Baan for LUMA Arles, 2021
法蘭克.蓋瑞為「樓塔」所做的一部分建築模型
(攝影:廖瓊芳)
「樓塔」使用了一萬一千塊金屬磚,採取不規則形狀堆疊而上,依據建築師的說法當南法豔麗的太陽照在金屬磚上時會產生梵谷式的線條與色彩。但是有不少阿爾居民和網友反應認為該建築和阿爾的古城風格不符;另一方面,在全球暖化的環保議題已成為地球人的當務之急下,繼續建造以金屬和玻璃為主體材質的大型建築,在南法的豔陽下恐怕造成許多能源的浪費。
法蘭克.蓋瑞設計的「樓塔」由1萬1千塊金屬磚打造而成
Photo ©Iwan Baan for LUMA Arles, 2021
「阿爾呂瑪」的園區一景
©Remi Benali
儘管在建築方面並未得到大多數阿爾居民的青睞,廢棄工業區的重建工程卻得到居民們的贊同,部分舊廠房的整修和復原工程,由德裔建築師安娜貝爾.塞爾多夫(Annabelle Selldorf)帶領的塞爾多夫建築師事務所(Selldorf Architects)負責,將廢棄且嚴重損壞的廠房整修為藝術家駐村工作室及展覽空間,公園綠地的設置更是為當地居民提供一處免費的休閒場所。原本這一大片廠房的空地因為一個多世紀以來長期受到金屬汙染,寸草不生。比利時景觀設計師巴斯.斯梅茲(Bas Smets)設計人工湖並且栽種了上千棵樹木,又鋪上草皮,將園區徹底改觀。(全文閱讀556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