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搖籃的當代轉生
第七屆雅典雙年展「蝕」
於2005年成立、2007年正式推出第一屆展覽的雅典雙年展,原定於2020年秋季舉辦第七屆展覽「蝕」(ECLIPSE),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故整整延後一年舉辦。不過在9月開幕前,雅典雙年展即陸續於社群網站平台與線上專頁釋出本屆展覽的線索,包含音樂串流「sonicECLIPSE」、線上互動式問答網頁「預言家」(Future Teller),而自2021年年初開啟的「曆書」(ALMANAC)不定時更新推送多媒體資訊的形式做為導引,藝術家與策展人藉由文字、影像、圖象或者聲景的片段分享自身經驗、創作取材和藝術實踐,隨著展期漸近逐步揭露展覽的多面性,同時也預先邀請觀者想像本屆雙年展可能的變體與樣態。
第七屆雅典雙年展由來自柏林的「歐姆斯克社團」(Omsk Social Club)與迦納裔美國獨立策展人賴利.奧謝─門薩(Larry Ossei-Mensah)擔任共同策展人,雅典雙年展發起人之一、任教於雅典美術學院(ASFA)的希臘藝術家柏卡─堯(Poka-Yio)為藝術總監,以主題「蝕」著眼於當前人類社會現正所經歷的持續變遷(flux)狀態所致的晦暗前景,今日這些社會、政治和心靈層面的變動與不安緣由於全球化的進程,而雅典位於歐洲、亞洲與非洲交匯的要衝──無論是在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意義上──自然也在其影響範圍內。
策展團隊以「蝕」這個宇宙星象滲移(filtering)和掩蓋(shrouding)的現象,借喻其做為面對處理過去未解問題的一種催化劑,以揭示那不曾被訴說的當前議題,並最終形塑我們的未來。雅典可以提供其適切的優勢位置進一步檢視這些問題,而西方世界究竟是已趨日薄西山,抑或是正面臨著一個重要轉捩點的關鍵時刻?
此次雅典雙年展「蝕」旨在探詢身分、歷史和文化複雜性的多重意涵,聚焦在激活跨文化(cross-cultural)的對話與討論,若從參展藝術家的族群比例來看,可以發現這次展覽部分著重非裔藝術家和其他處於藝術場域邊緣的藝術家,匯集他們有別於主流聲音的視野與觀點,在雙年展的國際平台上進行思辨,促發觀者思考對於不同世界與未來的可能想像,以及我們可以如何不一樣地在世界中共同生存?
托瑪希.傑克遜(Tomashi Jackson) 我們都將離開 2019 單頻道有聲錄像 9’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艾寶妮.G.帕特森(Ebony G. Patterson) 無題(在雜草、後背包、鞋子和石頭之間)
2015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onique Meloche Gallery, Chicago
艾莎.譚─瓊斯(Ayesha Tan-Jones) 新基本元素 2021 錄像裝置
雅典雙年展委託製作(Photo: Nysos Vasilopoulos)
本屆雅典雙年展集結八十餘位/組來自美洲、加勒比海地區、非洲與歐洲的藝術家,接近半數藝術家帶來全新製作或首次展演的作品。歷屆雅典雙年展均選址在城市中不同地點舉辦,今年展覽以雅典市中心三座毗鄰的地標型舊建築串聯展場:主展場座落於前佛卡斯百貨(Department Store FOKAS),另外兩區則是位於司法廣場(Justice Square)的前聖羅莎法院大樓(Santaroza Courthouse)以及施里曼─梅拉商場(Schliemann-Mella Hall),三者皆蘊含各自特殊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它們的共通點之一在於均曾在一段不短的時日成為城市中失去功能的棄置建築,至今歷經不同空間功能與角色的轉變,不但呼應本屆雙年展主題「蝕」,它們鬼魅般地聚集在城市一隅的不堪回首,則反映出雅典都市景觀含納的多重面向,在歷史、文化與建築層面的時代更迭中體現;而因為雙年展的舉辦,它們亦將成為新論述的發生地。以主展場的前佛卡斯百貨為例,這座興建於兩次世界大戰時期之間的建築在2001至2013年曾做為一間百貨公司,2013年起廢棄至今,所遺留的商場痕跡猶然可見,在本屆雅典雙年展中,它代表的是2010年前後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國家瀕臨破產的局面之後,轉型為後資本主義(Post-capitalism)時代的可能進程與象徵。
星象.宗教.觀念
日蝕這個天體運動,在許多文化、宗教信仰、占星學或風俗迷信中往往是天象災變的不祥預兆,人們將之連結到許多在歷史上的災難事件,甚至政權時局的更迭,不過正如歐柏昇在〈從約束帝王的災異,到科學進步的迷信──日食與災變的古今談〉一文中所提及的,在研究其天文意義的進程中,也成為啟發和激勵人心的奇觀。本屆雅典雙年展策展團隊藉由「蝕」喻指轉化,同時也沒有忽略其神祕、靈性的那一面,同步開啟對未來的推測和聯想。
澤貝迪.阿姆斯壯 無題 1988 馬克筆、油漆、木頭 35×31.5×12cm
Courtesy: christian berst art brut, Paris
亞歷山德羅.杜拉斯 而人們鞠躬祈禱 2020 釉瓷、霓虹燈、蠟燭、鍊條
(Photo: Maria Siorba)
美國素人藝術家澤貝迪.阿姆斯壯(Zebedee Armstrong)稱他於六十餘歲時得到天使帶來末日將至的警訊,於是開始全心投入研究能夠預知人類的最後審判日(如果計算正確)到來精確日期的曆書/時鐘,直到1993年過世前製作了近一千五百件有如立體雕塑的作品,呈現一致的視覺語彙和符號語言。出身於雅典當地的藝術家亞歷山德羅.杜拉斯(Alexandros Douras),作品時常以宗教信仰的探究做為基底,進一步發展對於光、空間和崇高的觀念,以霓虹燈和釉瓷營造的異空間形式低限,透過抽象的雕塑與光線營造出的沉浸氛圍,靜穆地召喚出雅典與基督宗教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全文閱讀557期藝術家雜誌)
【10月專輯│布魯日、福克斯頓三年展+雅典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