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洋為起點的尋根路徑
第十六屆日惹雙年展台灣館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自2018年成立「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擔任橫向連結橋梁,積極推動台灣藝術與際鏈結,並在「廣設台灣館」的策略項目上,以「BOT」(Built〔建立〕、Operate〔操作〕、Transfer〔移轉〕)為推動策略。今年,國藝會協同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與印尼日惹雙年展基金會,共同策畫第十六屆日惹雙年展台灣館。
國藝會2019年在時任國藝會董事蕭新煌引薦下,與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台亞基金會」)、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VICAS)前院長裴懷山,共同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才促成今日跨國合作日惹雙年展及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的發生。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在艱困的後疫情時代,跨國夥伴們攜手排除萬難、通力合作下,雙軌並進、虛實整合,從海洋出發,聚焦台灣與全球南方,展開新型態文化交流。台亞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表示,深化文化新南向交流是台亞基金會的首要任務,以人為本的文化交流是新南向政策關鍵概念,海洋文化與南島民族遷徙更是台灣與東南亞之間最長遠的歷史淵源。企盼透過本次三國合作,將原來位處藝術史邊緣之南島藝術重新拉回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舞台中央。
赤道是世界緯度的起點,日惹雙年展自2011年起以赤道國家做為核心主題展已來到第六屆,這不僅為南半球的藝術話語做出貢獻,並研究赤道帶上的國家如何擁有特定的歷史和文化,構成世界遺產的一部分。本屆日惹雙年展策展人艾麗亞.內薇斯塔(Elia Nurvista)與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以「大洋洲」(Oceania)為主題,目光聚焦於探索南島民族寄居的「千島之國」(Nusantara,又譯「努山達拉」)與「太平洋域」(Pacificscape),期望藉由「誰擁有海洋?」的提問,呼籲人們應放下傳統的國家疆界,以重新探索與認識這片廣大的海域所孕育的多元文化及族群。
高美館自2017年來以「大南方╱South Plus」新座標重新定位高美館,於今年7月開展的「泛.南.島藝術祭」,在「以島嶼╱海洋而非陸塊做為關注基準點」與「擁抱海洋流動與去疆界的特質」之脈絡下,與日惹雙年展一拍即合。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表示,2018年開始醞釀的「泛.南.島藝術祭」,從原本來自七國共廿三組藝術家參與,透過「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讓「大南方╱South Plus」國際交流更加拓延到東南亞,進一步加入全球南方論述與語境的想像之中。透過「泛─PAN」這個流動與包容、框架消融的意涵,從南方出發但不止於南方的藝術祭,修復人與自然的關係、讓對話再起。
第16屆日惹雙年展台灣館展場一景(圖版提供:Biennale Jogja XVI Equator #6 2021)
自「泛.南.島藝術祭」參展藝術家中遴選出三位藝術家,分別代表展覽的三個子題:「從已知到未知」的張致中〈海不平面〉,「暗黑島嶼」的邱杰森&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雅加達事件簿〉,「生生流轉」則由拉黑子.達立夫的「旅行在五十步的空間」與「颱風行動計畫」系列作品,代表台灣出任本屆日惹雙年展台灣館,並從歷史、地緣、文化、情感等面向反思我們與海洋的依存關係,重新思考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採、佔奪與取用,以及海洋在工業技術、殖民拓展、現代化的過程中,被劃入人類╱人為領域的影響,重新以海洋生態系統來認識這個領域,並重建我們對海洋的記憶與情感。(全文閱讀558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海洋、南方與去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