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在海洋與島嶼之間
曾經在一次與高雄藝術團體「魚刺客」的聚會中,聽爐主李俊賢(前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及藝術家們描述團員與菲律賓巴丹島的藝術家互訪交流的精采事蹟。魚刺客成員曾在2017年拜訪巴丹島,往來當地相當耗時,須搭機前往馬尼拉過夜後轉乘國內班機才能抵達。事實上,巴丹島的地理位置處於台灣與菲律賓之間,距離蘭嶼也只不過100公里。自古以來,蘭嶼的居民能透過海路與巴丹島人交易。中央研究院學者陳玉美的研究發現,蘭嶼人曾經稱巴丹島為「Ilaod」,意指海外、異域、南方及往海的方向;巴丹島人則稱雅美族人為「Irara」,意指北方的人。人類學者發現兩邊的人在語言、儀式、穿著及飲食文化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從許多研究中可以發現,數千年前分散於大洋洲之間的海洋民族早已透過洋流及海路進行貿易及遷徙。台灣位處東亞、四面環海,然而在上個世紀國民黨執政的戒嚴期間(1949-1987)因施行海禁,以至於一般民眾無法出海,甚至對海上活動感到陌生與恐懼。
左起魚刺客成員李俊賢、郭哲雄、林純用踏查巴丹島,攝於2017年。(圖版提供:魚刺客)
全球南方與後殖民文化語境
曾為台灣南部唯一的公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從1994年開館至今,逐漸形成具有豐沛南部區域性及原住民族藝術的典藏及發展脈絡。2017年接任館長的李玉玲承先啟後,透過一系列更具有延續性的論壇及展覽計畫重新詮釋「南方」與「南島」在當代藝術中的定位,並鬆動原本以語系、族裔為基礎的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研究架構。透過「泛.南.島藝術祭」三個主題:「從已知到未知」、「暗黑島嶼」及「生生流轉」的演繹,促成國際美術機構的串聯,同時帶來更多元開放的對話與視野。毋庸置疑地,「泛.南.島藝術祭」試圖搭上近年國際上相當熱絡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議題討論,透過當代藝術作品的詮釋與解讀脫離西方殖民主義的知識觀點,回歸各多元文化原本的思想及多元歷史觀點。阿根廷作家沃爾特.米格諾洛(Walter Mignolo)曾提出「知識不服從」(Epistemic disobedience)的概念,利用本質上超越西方帝國主義觀點的去殖民知識生產運動,建構自身文化的主體性。「泛.南.島藝術祭」呈現了地理、族群、文化上的差異與多樣面貌,同時又必須面對現代性及全球化的挑戰。筆者試圖在本文中從藝術祭的整體布局找到幾個關注的脈絡,透過藝術家的作品來詮釋其內容。
蘿拉.格里諾貝殼項鍊作品於展場一景(攝影:王世邦)
母系的傳承
有別於早期漢人及西方父權社會的社會及家族體制,台灣的阿美族女性在部落中有屬於自己的傳承方式。阿美族男性透過年齡階級制度負責對外的軍事、政治、司法、宗教等公共事務,對內的家族族長則是由女性來擔任。女性除了有財產繼承權之外,須負責農牧及孩童的照顧,母親透過編織等家務傳承技能與家族的記憶。「泛.南.島藝術祭」邀請來自太平洋各島嶼及區域的藝術家參展,每位藝術家透過不同媒材的表現,講述獨特的個人故事及文化脈絡,其中有幾件作品讓我一直印象深刻。蘿拉.格里諾(Lola Greeno)的貝殼項鍊無疑讓她成為在此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從伴隨作品的紀錄片中可以了解到蘿拉.格里諾是一位有著白人外表、說著流利英語的澳洲人,然而在她的成長過程從母系的帕拉瓦(Palawa)原住民族技藝傳承中,學會以傳統的方式製作珠光貝殼項鍊。這個過程包含貝殼的採集、挑選、洗滌、鑽洞,而後將一顆顆充滿亮麗色澤的珠光貝殼串接成項鍊,同時將這項技術傳給下一代,並在製作的同時將族人的故事講述給後代族人。
簡.金.凱森 離別社區 2019 錄像裝置 於「泛.南.島藝術祭」展場一景(攝影:王世邦)
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的錄像作品〈離別社區〉以朝鮮薩滿教神話中的巴里公主(Bari Gongju)傳說做為敘事的主軸。巴里公主為傳說中古代朝鮮大王的第七個女兒,因身為女性而被雙親拋棄流放至黃天川中無盡地漂浮在生與死的河流間穿梭,經歷重重困難後以至於她有了調解(mediation)的能力。之後巴里公主得知父親因拋棄她而遭受逞罰因而生病之後,帶著取自天堂的藥物來拯救自己的父親。簡.金.凱森的人生有如另一個巴里公主,出生於濟州島,後被迫流亡至丹麥。在〈離別社區〉的影像中,巴里穿越了時空與疆界遊走在濟州島、南北韓交界、日本與歐洲等地,影像伴隨著薩滿儀式中吟唱的詩歌,撫慰冷戰時期離散在韓國、濟州島以及各地遭受政治迫害及殖民政府分化下苦難的靈魂。(全文閱讀558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海洋、南方與去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