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訊的寶庫到「流量」的廣場
日本博物館數位典藏資料庫的趨勢
問題已經從資料庫的有無,來到了這麼多資料庫該怎麼活用。
時下博物館藏品的數位典藏與公開已是必要工作,此需求促使專門承攬相關業務的公司相繼誕生,技術更因市場競爭急速發展。另一方面,部分資料登錄工作、程式與介面設計等委託業界後,博物館人士有更多時間回到專業立場,思考數位典藏的當代意義與可能性。由此可見,建置數位資料庫已非難事,資料庫建置後如何頻繁地被搜尋到、進而被利用才是任務所在。大眾對資料庫存在的認知度如何?關鍵字檢索結果是否經常在位列於前?介面又應如何與當代使用者的直覺契合等,方方面面都提醒管理者必須走出「為建檔而建檔」的迷思,探索資料庫「生存」在茫茫數據海的方式。
說到生存戰,若戰場位在潮流瞬息萬變的網路,不被埋沒仍只有唯一法則,就是「蹭流量」。這個詞彙乍看與博物館專業不相容,但隱藏在語意裡的「既希望維護獨創性/專業性,又必須共享知名度的愛恨交織之情」,其實對在超級大展爭議中掙扎已久的博物館人員來說並不陌生──不論現實或網路空間,博物館始終得面對知名度和學術性的權衡。不能否定,「提高流量」就是眼下網路世界運作的方式,為網路而生、只存在於雲端的數位典藏資料庫也需要適應這個大環境,採取合乎博物館使命的策略。本文對ColBase與Japan Search這兩個日本文化藝術類數位典藏資料庫進行觀察,概觀日本博物館資料庫應用的發展趨勢。
ColBase的首頁採用當今使用者非常習慣的、類似Google搜尋引擎的版面
ColBase是由「國立文化財機構」(以下簡稱「文化財機構」)內部數個資料庫整合而成的檢索系統。文化財機構歷史可回溯至1889年於東京、京都、奈良誕生的三座「帝國博物館」,它們在1947年隨新憲法改制為「國立博物館」,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與奈良國立博物館(以下分別簡稱「東博」、「京博」與「奈良博」)。2001年,日本政府為了對應泡沫經濟崩盤後的拮据,在縮減政府開支和為公營事業導入民間企業經營思維下啟動獨立行政法人制度,三座國立博物館也於此時被整併為「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博物館」;另外,東京與奈良的「國立文化財研究所」則被整併為「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2005年,新成立的九州國立博物館(以下簡稱「九州博」)成為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博物館的第四間館所。2007年,由四間館所組成的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博物館與具有兩個研究機構的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合併,成為文化財機構。2011年,文化財機構新設「亞太無形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為目前內含四座博物館、三間研究中心的超大型組織。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花下遊樂圖屏風〉資訊於ColBase呈現的畫面
經歷多次整併的文化財機構,不僅橫向聯絡整合業務激增,還得攜手開發新方案對應快速變化社會需求。為了匯整文化財機構中各單位的藏品資訊而設的ColBase於2017年正式啟用,可說是整合與創新工作的一環。需要納入ColBase的藏品條目規模究竟多大?參照2021年版的文化財機構簡介,截至同年3月,機構中的四座博物館藏品總計十三萬一千四百卅三件,寄存文物合計一萬兩千四百九十五件。啟用至今進入第四年的ColBase目前仍持續為建立所有藏品的資訊而努力,近期加入奈良文化財研究所(以下簡稱「奈文研」)的木簡收藏後,登錄在平台上的藏品資訊已超過十三萬九千項,公開圖版則有七萬餘張。因ColBase為不少套組文物個別建立項目,故儘管項目總數超過藏品總數,實際上建檔工作尚未完成。細部來看,有些文物目前只有簡略描述,圖象與圖說等資訊內容也仍待新增。除了奈文研管理的考古資料,ColBase近期也檢討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的老舊照片與研究文物納入建檔。這項計畫顯示ColBase正在打破原初為「博物館藏品」建檔的定義,逐漸成為包納「歷史文化資源」檔案的平台,而這也表示資料庫定義的思維轉變──平台並非「博物館的線上版」,而是應立足於數位性質,促進「做為數位資源的文物資訊」共享活用。另外,寄存文物畢竟是其他單位的藏品,公開與再利用權限不屬於文化財機構,故不在ColBase的建檔範圍內。
(全文閱讀558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