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國際合作新模式
京都ACK藝術博覽會
撰文、攝影│邱馨慧.圖版提供│Art Collective Kyoto(藝術收藏+設計 2021年12月171期)
TARO NASU聯合柏林的Esther Schipper展出菲利普.帕雷諾的〈現實公園的冰人〉及眾多藝術家作品。
京都大雅堂聯合台北的敦煌藝術中心,展出高崎洋祐和林麗玲的作品。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1年12月號171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大谷幸夫設計國立京都國際會館,散發現代主義建築的魅力,11月5至7日於此舉辦為期三天的第一屆「京都ACK藝術博覽會」(Art Collaboration Kyoto),以「當代藝術與合作」為主題,是強調國際合作、跨界合作、官民合作的新型態藝博會,今年邀請包括台灣的也趣畫廊、德鴻畫廊、敦煌藝術中心等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南美洲,以及京都和日本各地的53家畫廊展出,加上「Beyond Kyoto」特別展介紹與京都有所淵源的藝術家,以及周邊的衛星展覽活動,呈現一個京都的當代藝術生態系,是日本聚焦當代藝術的博覽會中,規模最大的。明年預定的展期將是深秋渲染的11月中旬。
TARO NASU聯合柏林的Esther Schipper展出菲利普.帕雷諾的〈現實公園的冰人〉及眾多藝術家作品。
一進入建築師周防貴之所設計迷宮似的會場,就聽到斷斷續續的水滴聲,這是 TARO NASU 聯合柏林的 Esther Schipper 展出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的〈現實公園的冰人〉正在溶解,讓人想起同時在蘇格蘭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事實上京都ACK藝博會採取與日本與海外畫廊配對展出的獨特模式,或許在無意之間回應了一般對國際藝博會「碳足跡」的質疑。
京都大雅堂聯合台北的敦煌藝術中心,展出高崎洋祐和林麗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