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的地景;不和諧的音
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與「嘲弄混亂─大衛.都鐸」
再過去就是阿爾卑斯山了。奧地利薩爾斯堡(Salzburg)坐落在阿爾卑斯山的北側,是座名副其實的山城。在市區內往南遠眺就能看到綿延無盡的山脈,還有山頂上終年不化的積雪,這為薩爾斯堡提供了天然的保護與屏障。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住民依著地理條件挖建溝渠,以土石築牆,如今圍繞著舊城的四座山丘還留有要塞的遺跡。不過在探路的時候可別弄錯了,位在西面蒙西斯山(Mönchsberg)上的不是要塞城堡,是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
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蒙西斯山分館外觀一景
(Photo: Marc Haader) ©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
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如今在城內有兩處館址,一是位在舊城區的魯伯汀努館(Rupertinum),另一個則是位在蒙西斯山上的分館。魯伯汀努館在1983年正式落成時是以「薩爾斯堡現代與平面美術館」(Salzburg 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Graphic Collection)之名開幕,當時的創始館長奧托.布萊(Otto Breicha)將奧地利攝影藝廊整合進美術館,故自那時起攝影作品一直是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的重要館藏,奧地利當代攝影作品都在美術館的館藏之列。除了美術館自身及薩爾斯堡省的收藏外,奧地利聯邦攝影的典藏作品也是由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負責維護,目前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的攝影館藏約兩萬兩千件,近年則是推進收藏電子媒體類的裝置作品。
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蒙西斯山分館城市遠眺一景
(Photo: Marc Haader) ©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
由於魯伯汀努館畢竟是14世紀的建築產物,就算經歷過修繕,老建築在建築體與空間上難免有其限制。1998年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公開招標競圖,計畫在蒙西斯山上另闢新館,而最後是由慕尼黑建築師弗德利赫.哈夫.茲溫克(Friedrich Hoff Zwink)的團隊獲選。茲溫克在蒙西斯山館的建材上大量使用了薩爾斯堡近郊溫特山區(Unterberg)的大理石,並將美術館的展廳下探到蒙西斯山本體內,讓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就像是嵌入進原地景中。當初在設計時,茲溫克考量到蒙西斯山四周的自然環境,希望美術館建築能夠與周遭融為一體,成為山的一部分。在觀察薩爾斯堡郊山的結構時,茲溫克注意到該區的山是由岩層一層層沉積交疊而成的,水平交疊的岩層上時不時有垂直的裂痕,因此在宛如一塊無縫巨石的美術館中開了一個垂直的大口:一座貫穿美術館四層建築的階梯大廳,由玻璃屋頂瀉下的自然光連結了整間美術館的各個展廳,如此,開放、穿透、富自然採光的建築設計讓蒙西斯山館的空間非常適合特展的呈現。當初在規畫蒙西斯山館時就是專為展示20世紀、21世紀現代與當代的藝術作品設計的,因為空間上的彈性,為裝置在其間的作品提供了不同於以往的觀看角度,進而將作品不同的面向拉提出來。
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魯伯汀努館外觀一景
(Photo: Marc Haader) ©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
茲溫克在思考美術館的空間設計與意義時也說過,美術館是人與作品相遇的地方,也是收藏、思考與交換觀點的所在,而透過「展示」、「再現」作品,美術館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儀式性的空間去強化作品的靈光。除了聯展與主題式策展,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也經常規畫藝術家個展。在選作上偏向邀展饒富批判性、政治興味的藝術家與作品,像是2015年展出卡洛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的個展「動態繪畫」、2017年南非藝術家威廉.肯崔吉(William Kentridge)個展「厚時─裝置與展演」,以及2021年英籍奈及利亞裔藝術家印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的個展「帝國之終」等。
蒙西斯山館在2004年開幕,茲溫克的競圖在當年受到評審青睞的另一個因素是當他在設計美術館的新建築時,巧妙地將原址上建於19世紀的水塔結合進設計裡,但是一直到2011年美術館才終於募得足夠的資金將茲溫克當年的設計付諸實現。如今,水塔被用作推廣教育、工作坊及駐村的空間使用。
(全文閱讀559期藝術家雜誌)
大衛.都鐸 雨林Ⅴ(變奏曲2) 1973 / 2015 聲音裝置 薩爾斯堡現代美術館藏
於「嘲弄混亂─大衛.都鐸」展場一景
(Photo: Rainer Iglar) ©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