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日耳曼的現代藝術
現代世界:奧地利和德國藝術,1890-1940
紐約新畫廊/2021年11月11日~2022年3月13日
「現代世界:奧地利和德國藝術,1890-1940」是紐約新畫廊成立廿週年的紀念展,首次讓觀眾一同參觀二樓奧地利藝術與三樓德國藝術的藏品。展覽試圖解構日耳曼藝術文化,並提供最好的作品以進行學術和美學探究。德奧現代時期的定義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1890至1914年奧地利和德國的後期帝國時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階段1905至1920年,包含表現主義發展的黃金十年及一次大戰結束;第三階段1920至1940年,當時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頗為盛行,同時德國面臨國家社會主義的興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現代世界:奧地利和德國藝術,1890-1940」展場一景
1890-1914:德意志帝國時代
德國學者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被認為是藝術史和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他在1755年出版的開創性著作《希臘美術模仿論》中,認為模仿古代是通往偉大之路的途徑:「希臘傑作中的終極美學是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無論海面如何洶湧澎湃,大海深處始終保持平靜,同樣,即使在激情中,希臘人的形象也表現出偉大而沉穩的靈魂。」
以啟蒙運動者的姿態,溫克爾曼提倡充滿理性的畫筆和一種具娛樂性及教育意義的藝術。19世紀的語言學家、哲學家尼采最終打破這主宰18世紀的藝術氛圍,他不再強調暴風雨表面下的平靜,認為藝術可以擺脫痛苦,並主張藝術家處於特權地位,藝術創造者通過參與藝術來體驗、理解藝術的永恆本質;藝術家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既是詩人又是演員,也是旁觀者。
溫克爾曼賦予藝術一種道德和教育的角色,但尼采強烈反對此論點。對尼采來說,藝術家本質上是一種媒介,創作者通過藝術的具體化行為來表達並解放自己。這樣的論述終究影響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日耳曼藝術。
奧地利藝術
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是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前期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在奧地利的分支。維也納分離派和保守的維也納學院派大相逕庭,其作品風格多變且無明確的綱領。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肖像畫尤其突顯維也納分離派和官方美學的差別,當時他正在發展一種「對比美學」:片段與整體、平靜與動態、透明與不透明、具象與抽象在畫中的視覺呈現;早期學者稱為蒙太奇效果(montage),指一個完整物體被碎片、區塊「建構」起來。
古斯塔夫.克林姆 雅德勒.布蘿奇─波兒肖像Ⅰ 1907 金箔、銀箔、油彩畫布 紐約新畫廊藏
以克林姆創作的〈雅德勒.布蘿奇─波兒肖像Ⅰ〉為例,這是他黃金時期的代表作,此人物畫的概念與當時興起的立體主義有關,反映了20世紀現代主義的基礎。畫面中,裝飾圖象圍繞著女主角的手、肩和頭部,呈現一種鑲嵌效果。畫本身為正方形,方格亦做為構圖的基本形式反覆出現在畫中,畫布的蒙太奇元素和女主角的自然體型成對比。女主角貼身衣服上的眼睛帶有些情色意味,身體成為無數緊貼著它的眼睛的焦點,形成一種張力:鑲嵌在金箔、充滿慾望的眼睛寫在身體上非常吸睛,到底是克林姆的眼睛還是觀眾的眼睛?
除此之外,克林姆也將自身對拜占庭的馬賽克藝術以及埃及、日本藝術的知識應用在〈雅德勒.布蘿奇─波兒肖像Ⅰ〉中,成功創造了一幅傳達權力與地位的肖像。這件珍貴的畫作一方面成為當時大資本家社會背景下的傑作,另一方面它在1908年維也納藝術展(Kunstschau)所獲得的負面評論則反映觀眾對上層階級的不滿。
卡爾.莫爾 白色室內 1905 油彩畫布 私人藏
除了克林姆的畫作,奧地利藝術的亮點包括首次在紐約新畫廊展出的卡爾.莫爾(Carl Moll)作品〈白色室內〉。莫爾是維也納分離派的共同創辦人,他在20世紀初的維也納提倡現代藝術,並培養了一群喜愛前衛藝術的藏家。〈白色室內〉這幅非凡的畫作體現了1900年的維也納社會對日本藝術的迷戀、將藝術融入生活的願景以及當下的服裝時尚。畫中所描繪的女性貝兒塔.祖卡坎德爾(Berta Zuckerkandl)是當時維也納顯赫的作家、藝術評論家、記者,其丈夫是著名的解剖學家與收藏家,她每週舉辦的沙龍集結了藝術界與音樂界重要人物,除了畫家克林姆、作家卡爾.克勞斯(Karl Kraus)外,還包含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與理察.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祖卡坎德爾終生為維也納分離派與克林姆的支持者,畫中她身著新藝術風格的連衣裙,站在收納著東西方文物的玻璃陳列櫃後,她的白色洋裝和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建築風格的白色室內裝潢相呼應。(全文閱讀561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