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這邊一直走去,就是台灣
記洪瑞麟畫作捐贈與「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
台北市立美術館/2022年3月19日~7月31日
本次「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是以洪瑞麟長子洪鈞雄捐贈給北美館的作品為主軸,也從許多收藏家與單位借來難得一見的原作,尤其是早期描寫台灣與日本的風土人物、礦工油畫作品。1980年代收藏家都視之為珍寶,鮮少曝光。而此次藏家都樂意共襄盛舉,因為每個人都與洪瑞麟有一段美好的故事記憶,所以此展才能順利呈現洪瑞麟一生的藝術軌跡。在2020年我們向家屬詢問洪瑞麟生平文獻照片資料的去處,終於在洪瑞麟的乾兒子張子隆教授的學生邱榆鑑處,獲得洪瑞麟親手整理的老照片、文獻、剪報,與王紹中2002年所作《洪瑞麟史料調查與研究計劃》中,訪問洪瑞麟親友的口述錄音資料,成為本次展覽考證的基礎,加上其妻舅彭春夫所錄製洪瑞麟自述其一生的際遇與創作思想根源影片,相距卅年,還能聽到洪瑞麟以文雅的台灣話來解釋他何以被礦工感動,何以礦工的形象是崇高莊嚴的,原音重現更顯珍貴。
洪瑞麟 河邊撿煤炭 1951 墨、淡彩紙本 21×29.8cm 台北市立美術館藏
本次展覽內容涵蓋大稻埕成長、留學日本、瑞芳二坑、國立藝專教學與移民美國等時期作品,時間跨越六十多年,展品約兩百件,文獻資料約一百五十件,從大稻埕茶行開始,跟著洪瑞麟去山形、瑞芳、希臘、洛杉磯寫生旅行,追尋他的藝術足跡。這是一次具體而微完整的洪瑞麟人生體驗。
洪瑞麟是個感性的人,在地底幽光下作畫長達卅五年,當雷當多海邊的陽光、雲彩天天為他演奏光與色的交響曲時他作何想法?洪鈞雄回憶在台灣,每逢颱風前夕,洪瑞麟就要冒著風雨外出「抓光線」,因為這時天色最美,雲彩流動最快,這是畫家的追尋。到礦坑裡看到的則是黑暗中畫家與礦工頭燈所交織出的神祕光影,引人進入莊嚴而靜謐的宗教情境中,移民美國看雷當多海邊風景,他自然要歌詠造物者創造的色彩與光線,竭力要畫出陽光下最美的色光。
洪瑞麟 長凳上的四位礦工 1957 墨、淡彩紙本 38.8×55cm 台北市立美術館藏
而這次展覽名為「掘光而行」,意在總結洪瑞麟創作不斷追尋光線,深刻而言是掘取人性心的光輝,是他奉獻給生命之光的一種讚頌與祈禱。
離世前的對話
生活在美國西岸的海岸線上,洪瑞麟一如當年在礦場一樣,描繪著他生活所見,大海、雲彩、太陽瞬息萬變的色彩如大自然的煙火,令人目不轉睛、讚歎連連。洪鈞雄談起洪瑞麟離世前幾天的情形,他說:「我們一如平常一起散步在海邊,我父親看著太平洋說:『從海這邊一直走過去就是台灣了。』」或許洪瑞麟心中思憶起台灣的種種,或許他想歸鄉,路卻漫漫。如今他雖長眠於美國面太平洋的山上,但是屬於台灣的洪瑞麟精神與無二的作品卻踏實地歸鄉了。(全文閱讀563期藝術家雜誌)
洪瑞麟 長子鈞雄畫像 1945 油彩實木板 25.9×20.7cm 台北市立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