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與機械中輪轉的陰性意念
費麗莎.布爾什丁:瘋狂焊接
費麗莎.布爾什丁(Feliza Bursztyn)活躍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哥倫比亞,做為動態雕塑(kinetic sculpture)的先驅,與吉戈(Gego)、米拉.桑德爾(Mira Schendel)同為影響南美藝壇甚深的猶太裔女性藝術家。自去年年底起至今年6月底,瑞士蘇施美術館(Muzeum Susch)為她舉辦一場意義重大的特展──「費麗莎.布爾什丁:瘋狂焊接」。這座美術館由知名波蘭富豪格蘿蘇娜(Gra yna Kulczyk)出資,改建位於阿爾卑斯山谷的中世紀修道院與啤酒廠,在她的主持下於2019年全新開放,企圖以推廣女性藝術家和藝術史中的女性系譜為主要特色。此次特展由瑪爾塔.潔萬絲卡(Marta Dziewaska)、阿比蓋爾.薇若格勒(Abigail Winograd)共同策畫,是首次在布爾什丁祖國以外舉辦的大型回顧展,匯集大約五十件作品和檔案,包含由工業廢棄物組成的雕塑以及略顯滑稽的幽靈造形裝置,在展場中彷彿演繹著一齣反烏托邦工業混合體的機動動畫,尤其是不斷產生令人不安的震動聲響,以藝術家的創作調度出其對主流審美價值的抵抗意志,提昇觀眾對身處男性主導社會中的女性處境感知。此次野心勃勃的展覽不僅傳達布爾什丁一生堅強的政治觀點與處世態度,也突顯她做為拉丁美洲20世紀最重要藝術家之一的歷史定位。
費麗莎.布爾什丁1980年攝於波哥大的工作室
(Photo: Raphael Moure)Courtesy Archive of Pablo Leyva
1933年,布爾什丁的猶太父母帶著剛出生的她前往波哥大訪問,途中得知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而斷然決定留下。身為在天主教國家的波蘭移民,布爾什丁的父親努力創辦了一家小型紡織廠,因適逢哥倫比亞現代化的關鍵進期而躋身成功實業家的行列。由於家境漸趨優渥,布爾什丁在成長過程中得以獲得完整的學習機會與資源,她曾前往紐約藝術學生聯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進修繪畫,以及在巴黎的大茅舍藝術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學習雕塑,並先後跟隨柴金(Ossip Zadkine)、塞撒.巴達奇尼(César Baldaccini)等前輩練習金屬加工的技術。
「費麗莎.布爾什丁:瘋狂焊接」展場一景(Photo: Annik Wetter)Courtesy Muzeum Susch / Arts Station Foundation
「費麗莎.布爾什丁:瘋狂焊接」展場一景(Photo: Annik Wetter)Courtesy Muzeum Susch / Arts Station Foundation
布爾什丁在十九歲時與勞倫斯.弗萊舍(Lawrence Fleischer)結婚並生有三名女兒,廿四歲歷經離婚並被迫與孩子們分開後,她下定決心拒絕哥倫比亞社會習俗中一切對女性生活的限制與壓抑,開始以藝術履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她將父親工廠旁的一個車庫空間整理、改建成工作室,許多當時在波哥大活躍的作家、藝術家、記者、音樂家、政治家和評論家都喜愛聚集於此,交換彼此對藝文、政治的看法,包含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奧夫雷貢(Alejandro Obregón)、特拉芭(Marta Traba)、薩穆迪奧(Álvaro Cepeda Samudio)、杜蘭(Jorge Gaitán Durán)及薩納布里亞(Fernando Martínez Sanabria)等,都是布爾什丁工作室的常客。在一個以教會保守主義為主導的國家實踐女性主義就如同宣告自己是整個社會的局外人一般,布爾什丁正是從這樣一個位置見證了戰後整個拉丁美洲快速的工業化歷程。做為古巴革命的熱心支持者,她對哥倫比亞的政治人物與藝文人士熱中於經濟發展的政策推動和普遍熱情始終抱持懷疑態度,在她看來,高速發展加劇了社會中早已存在的經濟分歧與階級問題。布爾什丁自行發展出的原創雕塑和創作不只挑戰社會和藝術現狀,也直接反應她對政治、宗教菁英和各界意見領袖的看法與批判,亦從不迴避其對左翼運動的支 持,更大方擁抱媒體施加於她的「瘋女人」(La Loca)外號。(全文閱讀564期藝術家雜誌)
【5月專輯│複調敘事:藝術做為抵抗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