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邊界的水墨
專訪前香港M+水墨策展人馬唯中
圖版提供/M+(藝術家2022年5月564期)
香港視覺文化博物館M+的發展,始自1998年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提倡於西九龍填海地區設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構想,藉此將香港發展為亞洲文化中心,2011年M+開始營運,並於2014年開始建造M+大樓,最終在2021年11月正式開館。M+包含三大範疇: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以及流動影像,而香港視覺文化則是三大範疇互相交織的第四領域。
水墨隸屬視覺藝術,為M+構成關鍵的一部分,一方面回應香港1960年代、1970年代標誌性的「新水墨運動」,另一方面則藉此延展亞洲與國際的對話。對M+而言,水墨並不侷限於媒材,而是一種美學,反映對書法傳統、山水畫及東方哲學的詮釋,無水無墨亦可是水墨,表現媒材更可包含油彩、裝置、動畫、影像等。這種開放的態度,使得水墨得以持續流暢與當代對話,並在不同文化及領域間穿梭。
前香港M+水墨策展人馬唯中
(攝影:夏永康)
馬唯中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藝術史、理論與評論博士班,專長為台灣戰後抽象藝術,2013年加入M+擔任水墨策展人。策展經歷包含2013年於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以下簡稱「Para Site」)共同策畫「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2017年於M+策畫「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馬唯中自2022年4月起任職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擔任現當代藝術部首位「Ming Chu Hsu與Daniel Xu亞洲藝術」副策展人。
我們很榮幸能於3月4日與馬唯中進行線上訪談,聽她回顧於M+任職期間的工作,談及她的經歷、對水墨及抽象畫的想法、所參與的開館展之一「個體.源流.表現」背後的思維。種種言談間,皆透露M+在國際視野下,試圖書寫另一種從香港及亞洲視野出發並強調比較與連結的藝術史的企圖,以此流溢出許多想像中的邊界。
2017年「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於M+展亭展場一景
布蘭達.費南德斯.比雅紐瓦(以下簡稱「布」):您過往的經歷如何反映在您在M+的工作?當初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自2013年起於M+擔任水墨策展人?
馬唯中(以下簡稱「馬」):我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就讀博士班,我的論文研究的是台灣戰後抽象繪畫,我對根基於中國傳統的藝術家如何找尋與他們所處時代國際世界的美學連結相當感興趣。我關注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中出生中國並遷居台灣的藝術家,水墨傳統及書法是他們成長中的一部分,同時為他們開啟對視覺世界的理解。他們對於如何將中國繪畫「現代化」相當感興趣,並在不同媒材與策略進行大膽探索。我認為他們的追求很大程度呼應了整個20世紀在不同表現上邁向抽象的風潮,而他們以自身的文化背景做出回應。
M+招聘水墨策展人,因為水墨是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藝術發展相當重要的領域,這也根植於博物館的整體規畫。M+做為一座視覺文化博物館,包含三大範疇──視覺藝術、流動影像、設計及建築,在這樣的架構下,M+要如何能在其他視覺文化博物館或具國際視野的大型美術館間突出呢?事實上,水墨正能將M+這座具國際視野的博物館定錨於香港。水墨在香港美術史佔有一席之地,從本土出發,形成藝術圈,並享有國際聲譽。在英國殖民時代下的藝術家們試圖透過水墨喚起他們的華人意識。
曾灶財(九龍皇帝) 九龍地圖 約1994-1997 墨水印刷紙本 88×32.2cm 香港M+藏
©Tsang Tsou-choi / King of Kowloon
M+提供的水墨策展人職缺與我過往的訓練及職涯追求相當吻合。在東亞的大趨勢下,台灣與香港是其中的兩個案例。我認為我的台灣背景將帶來不同於香港視野的水墨觀點,M+以全球視覺文化的角度來看待水墨也非常有意思。
吳尚育(以下簡稱「吳」):你會如何定義「水墨」?水墨能如何持續立足於當代呢?
馬:在M+,我們對水墨的定義是「對水墨畫及書法傳統進行回應或重新詮釋的藝術表現」。界定相當廣泛,可以是任何媒材與形式的藝術表現,且不限定在任何地理區域,我們有著相當程度的自由。
(全文閱讀564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