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 Le Papillon
畫中蝶
回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當一首歌悄然響起、一幅字或畫突現眼前,那些逝去的青春所留下的印記都將被喚醒,也許是〈爸爸的叮嚀媽媽的笑容〉、〈愛人的細語〉或是〈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它們都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烙印,永遠伴隨著你。
這幅〈蓬萊春色〉(陳慧坤畫,溥心畬題,膠彩,8F,1950)長時間掛在老家餐廳的牆上,陪伴我們全家度過漫長的歲月。蓬萊就是台灣,春天的寶島,百花齊放、蝴蝶紛飛、春意盎然、充滿希望。陳慧坤巧妙運用膠彩,細膩地以工筆的筆觸,勾勒出蝴蝶全身的細節,展現出細緻的空間,讓蝴蝶立體化、生動化,在展開雙翅隨風飛翔的一剎那間,聚集時間、動力與能量,使牠具有直擊心靈的張力……,隨意之處更顯自由自在的風範。是的!這隻美麗的台灣蝴蝶,所傳達的正是台灣的核心價值 ──自由自在!而我們常說的「蝴蝶效應」,不就是詮釋它的能量及影響力嗎?
陳慧坤 蓬萊春色 膠彩紙本 8F 70x34.2cm 1950
三月時節大地芳華,百花齊放,翩翩彩蝶迎面撲香,在這一片祥和的自然裡,令人心曠神怡。陳慧坤透過與溥心畬學習與觀摩的心得描繪出這幅作品,在視覺上的清新雅致之餘,亦記錄了藝術家間相互欣賞的情誼。
畫中的題跋是由溥儒(字心畬)所書:
翩翩彩蝶下瑤台
玉盞瓊盤待露開
北苑鶯花三月暮
春光依舊滿蓬萊
溥心畬出身晚清皇族,擅長詩、書、畫,尤其他的文學修養深厚,作品秀逸清雅,溫潤清麗,仙氣十足,和張大千並譽為「南張北溥」大師。溥心畬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任教於現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此時期,與陳慧坤結下同事情誼,並促成兩人共創的緣份,留下這幅具時代意義、以詩詞敘述氛圍、以畫作詮釋態度的藝術品。近日站在畫前靜心地品味,彷彿回到老家,全家人圍坐桌前,媽媽端出熱騰騰的拿手菜,當她放下美食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父母互望的眼神以及我和弟弟之間的嘻笑童語……,「家」──幸福、溫馨、愛的感覺猶如一縷春風拂面而來。一幅畫讓我回到家,回到青春時期父母健在的時刻,也傳遞了蓬萊春天的美、希望與自由自在的逐夢人生,以及多元豐彩的自然風景。蓬萊仙島地處熱帶、亞熱帶、溫帶及亞寒帶等不同氣候類型的環境與多樣化的地形,擁有各種不同植物帶,也孕育了豐富的蝴蝶資源,四百多種的蝴蝶讓台灣擁有「蝴蝶王國」的美譽,「蝴蝶」可謂台灣之寶。
消失的蝴蝶
位於台灣地理環境中心的南投縣埔里鎮是座美麗的山城,自古以來,因滿山滿谷的蝴蝶,被譽為「蝴蝶鎮」。在1960至1975年經濟困頓的年代,鎮民開始經營「蝴蝶工藝」,並賴以謀生,未料後來發展順利,大量捕蝶製成標本工藝品外銷全世界,賺了大筆外匯,改善多數家庭的經濟狀況;但曾幾何時,隨著開發的腳步、棲地環境的破壞、天然災害的重創、農業的使用和人為的捕捉,讓蝴蝶銷聲匿跡,山城經濟走向沒落,並受到世界環保組織的譴責。
1999年,一場芮氏規模7.3大地震,改變了台灣,震出了災難,也震出了機會。埔里就位在受創最嚴重的地帶,那時我正擔任文建會主委,負責全國文化行政業務,為重建災區遂推出具新思維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由埔里最貧窮、受災最重的桃米社區切入。首先以政策經費支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NGO組織協助重建工作,執行長廖嘉展邀請生態專家進行社區資源調查,發現全台32種原生青蛙,桃米就擁有23種;162種蜻蛉,桃米有75種。我們嘗試以豐富的生態資源兼顧環境保育和綠色經濟的「生態村」發展計畫,透過教育學習、跨域合作和非營利組織的長期陪伴,整合社會和社區的資源,奠定社區轉型的基石,希望引入的理論能讓生態系的服務永續經營。幾年之後,桃米社區重生成功,綠色經濟為社區帶來幸福快樂的生活,成為全國著名的「青蛙村」。
珠光鳳蝶
(攝影/黃朝洲)
紙教堂
2005年仲夏,桃米迎來意義深遠的「紙教堂」。就在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3大地震,附近野田北部的鷹取教會被大火燒得只剩一尊耶穌像。日本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履行社會責任,為教會設計了「紙教堂」(Paper Dome),在300多位志工努力下,迅速完成「紙教堂」。它是由58根「紙管」立起圍繞而成的橢圓形空間,擁有社區集會和教堂的雙重功能,在最短時間內,協助流離失所、喪失希望的災民,找到身心靈的安住所。10年之後,2005年完成階段性任務,就在即將拆除之際,桃米適時協商,希望「紙教堂」能重建於桃米,讓日本和台灣在地震後建立一個交流的平台。
2005年5月,「紙教堂」舉辦最後一場彌撒後解體,接著飄洋過海來台,開啟它的重生之路。2008年,桃米1000多位志工參與「千人立柱」活動,合力豎起「紙教堂」的58根紙管,並經台灣知名建築師邱文傑的創新設計,建立「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這個意義非凡的「紙教堂」,有紙的柔軟、鋼的堅硬,在自然生態的環抱下,張開雙手擁抱所有懷有理想的人,集結了愛、尊重、互動、自由、團結與藝術,形成一個獨特的對話空間。就在震災交流平台社區的工作告一段落後,緊接著展開擴散效應,繼續推動「埔里再現蝴蝶王國」的夢想。
「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內設置了藝術家王振瑋創作的〈蝴蝶風起〉裝置藝術
再現蝴蝶
埔里災後重建的工作,在中央與地方的協力下,引發了土地潛能的省思,一次討論會議中,發現貫穿仁愛鄉和埔里鎮的眉溪流域,在「蝴蝶工藝」年代曾是蝴蝶的重要獵場,那裡是蝴蝶原生的寶地。遂於2010年在產、官、學跨域的合作下,借助「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的經驗,積極推展「蝴蝶再現」的計畫……。一株食草是毛毛蟲的成長搖籃,一顆蜜源是蝴蝶的快樂天堂,目前已復育超過4萬多株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建立了27條蝴蝶步道,天空中有231種蝴蝶漫天飛舞,牠們回家了!
在「蝴蝶再現」計畫執行的路途上,也關照了心靈的層面!猜猜看,蝴蝶會唱歌嗎?如果你沒聽過,並不表示牠不會唱歌,古人說:「無歌不舞。」翩翩起舞的蝴蝶,內心一定藏有旋律與節奏。看啊!雙翅在顫動、雙鬚在飛舞,牠隨著心裡的「生命之歌」正在紛飛啊!後續我們就看見2012年紙教堂兒童合唱團「三隻毛毛蟲闖天下音樂劇」的展演,以及「蛹之聲」音樂培育計畫的啟動,結合周邊鄉鎮從小學到大學共17所學校,近300位學生組成「蝴蝶交響樂團」,一直運作到今日。最令人感動的是,樂團中的學生有一半來自弱勢且不健全的家庭,他們是令人傷腦筋或常被霸凌而失去信心的孩子們,自從參加了樂團,慢慢建立自信,進而改變了命運。
這是以「紙教堂」為基地所進行的音樂社會運動,促使多元且平權的文化參與,以「大手牽小手」的理念,見證音樂翻轉生命的力量,我也特別邀請名作曲家錢南章教授創作了〈蝴蝶交響曲〉,在「921地震20週年紀念音樂會」上演出。
蝴蝶鎮從「擁有」到「沒落」,經過大地震的震撼,由最貧窮、受災慘重的桃米社區找回土地的啟示,再由生態價值到國際震災社區交流平台的建立,發揚了愛與互助的精神,並透過「紙教堂」的社會企業之實踐,塑造了埔里山城「蝴蝶再現」的美景。這一切不僅結合綠色產業、綠色經濟,讓人民自由自在為家園的永續發展耕耘,並寫下台灣傳統山村、山城以蝴蝶為主角轉型成功的動人篇章。這就是我們台灣珍貴之處!我們本身就是「台灣品牌」。而我自己本身,因緣際會有幸見證青蛙村、紙教堂、蝴蝶鎮的蛻變與成長,只能說一路走來初心不變,在感到欣慰之餘,也深覺生命中充滿著機會和喜悅!邁向永續是王道,也是台灣的核心價值。
台灣原生圖騰不只是需要被保護,更應不斷地細緻深化,就像是脫殼後的翩翩蝴蝶「Papillon」,運用破蛹新生的美麗,演繹出屬於台灣的新色彩、新圖騰、新精神。
(Illustration © unknownzz culture technology)
品牌
大風可以吹走一張紙,但吹不走一隻蝴蝶。
蝴蝶是大自然精煉後的生命圖騰,蝴蝶的成長如同我們熟知的醜小鴨一般,在陰影中努力汲取養分、寂寞成蛹等待羽化成蝶,就在振翅翩舞的剎那,成為世界上美麗絢爛的代名詞之一。蝴蝶的美不只於絢麗的花紋,是在渺小中奮力破蛹而出所迸發的生命能量,羽化成絢爛的色彩。真正的品牌亦是如此,是在不斷地積累下精煉閃現出的品質。
台灣不乏「品牌」,也不少「做品牌的勇氣」,欠缺的是「精品品牌的意識」。「精品品牌」如同蝴蝶的花紋,不是被簡單描繪出來的,而是在一場場化繁為簡的演化中自然生成的;「化繁為簡」重要的不是「簡」的呈現,而是「繁」的積累與「化簡」的勇氣。勇於捨棄是由「品牌」到「精品品牌」的必經過程,這如同毛毛蟲變成蝴蝶一樣,捨棄多餘的重量,才能自由輕快地飛舞,「精品品牌」亦是如此輕身上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中靈活轉舵。輕身上陣不代表簡單,而是展現出最具生命力的那部分能量。品牌獨特的生命力,是精品品牌的立足之本。
生命力的耀眼,取決於組成它的生活記憶,是你、我、他生命的歷程,在各自不同的舞台上綻放。你無法在人世間找到相同的兩隻蝴蝶,但能看見一起追尋陽光的蝶群。以心為筆,畫出洗鍊的生命圖騰,回應著血液中先祖的呼喚,雙眸中倒映出生命的美好,心靈中充滿光明的遠景。
隨著時代進程的演變,台灣原生圖騰不只是需要被保護,更應不斷地細緻深化,就像是脫殼後的翩翩蝴蝶「Papillon」,運用破蛹新生的美麗,演繹出屬於台灣的新色彩、新圖騰、新精神。
微小的震動與呼喚值得被發現、被傳遞、被歌頌,願你我鼓起勇氣,用心、用眼,由基礎開始,逐漸累積,最終繪成一片璀璨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