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的春風親臨台灣
專訪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
採訪撰文/陳沛妤.圖版提供/春之文化基金會(藝術家2017年5月504期)
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
推動台灣藝術發展的先鋒
人稱侯太太的侯王淑昭,除了是東和鋼鐵的副董事長暨執行長之外,另一個為人所熟悉的身分就是台灣當代藝術的推手,她一手推動春之藝廊、橘園、春之文化基金會與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的成立,不遺餘力地推動台灣藝術創作與藝術史知識的建構。
回憶起1978年成立春之藝廊的緣由,侯王淑昭表示,是來自於孩提時代家庭所給予的藝術涵養,以及有感於台灣大多數民眾與藝術不夠熟悉,為了拉近台灣民眾與當代藝術之間的距離,她邀請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籌組春之藝廊,她提到:「做了兩年後朋友們都累了,但我們開幕時跟大家說創立這個空間是想『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如果只開兩年就不做了,實在有點可惜,所以我就自己接下來,再做了八年。」
在這輝煌的十年裡,春之藝廊舉辦過許多重要的展覽,讓藝術家盡情地創作與實驗,如「異度空間」、「超度空間」、「韓國紙藝術」等。春之藝廊也是第一個舉辦行為、裝置、錄像現場演出的畫廊,侯王淑昭表示,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藝術家洪素珍的行為表演〈坐在綠色中〉。藝術家在畫廊地板上打坐,綠色的燈光打在藝術家的背部,將她的影子投射在正前方自天花板垂降而下的白色紙張上,助理沿著藝術家在白紙上身形剪影的輪廓塗上火藥並點火,火沿著她打坐的影子輪廓線慢慢地燒,現場專注而寂靜,直到輪廓燒完。紙上的影子部分「啪」的輕輕掉落的瞬間,是她至今都無法忘懷的感動。當時的展覽皆有現場錄像紀錄,並於事後捐贈給北美館,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研究一份重要的歷史檔案。
做為一個展覽相對較觀念性、前衛的畫廊,春之藝廊於1987年結束,該年正好是台北地區畫廊產業方興未艾之時,當時侯王淑昭感性地寫了一封信向大家道別,表示開設畫廊是為了培養更多看藝術的觀眾而非賣畫,她認為「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在這十年的經營生涯中,侯王淑昭愈發關注當代藝術的發展,累積管理畫廊的經驗,與藝術家建立良好的關係。她說,告別並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她認為自己與藝術的關係並沒有因為春之藝廊的結束而中止,喜愛藝術的想法一直存在於她心中,於是她便開始思索各種不同接觸藝術的可能。在經營畫廊與企業管理的雙重身分中,侯王淑昭選擇順其自然而然,並相信神會安排自己的下一個機會。
第3屆駐廠作品成果於廠區一景
促進跨界的藝術交流
橘園是台灣第一個經營公共藝術的策展公司,對侯王淑昭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為當時台灣普遍對於公共藝術的概念還很陌生,對其擺放地點及呈現方式都尚未成熟。她認為,無論作品的擺放位置及與周遭環境共同營造的視覺,都應該要反覆思量,並進一步思考公共藝術如何在城市中發揮它的功能。侯王淑昭表示,她常在作品建置過程中提供許多意見,讓公共藝術的設置發揮更精確的效果,「公共藝術的價值在於美化都市環境,而不是畫蛇添足或是造成民眾的危險與困惑。」在公共藝術之外,橘園也持續不輟發想新的創意。同時侯王淑昭積極爭取與法國羅浮宮合作。2001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文明曙光:美索不達米亞羅浮宮兩河流域珍藏展」、2005年與台南藝術大學合作的「敦煌藝術大展」,展覽獲得大眾熱烈迴響,也令侯王淑昭感到非常驕傲。
春之文化基金會與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雖然都在推廣藝術,但背景與目的不同,春之文化基金會是侯王淑昭與家人出資成立,藉由定期持續舉辦各種活動,如大型研討會、展覽與座談,讓民眾能親近並理解當代藝術;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則是聚焦於藝術與工業合作的可能。侯王淑昭說:「我常常講『industry and art』,因為常在思考藝術與工業的關係,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東和鋼鐵發展這麼多藝術的原因。」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成立後,每年邀請藝術家駐廠創作,而這個契機是來自於當時畫家江賢二想到廠區創作鋼雕,侯王淑昭基於情誼便一口答應贊助,當年駐廠創作後的作品,在台新金控大樓的二樓舉辦發表會。之後,「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便聲名大噪,讓許多藝術家都想參與。侯王淑昭表示,在藝術家的遴選上她盡量保持中立,因為每個人對藝術有不同的偏好,「我認為介入遴選會影響駐廠專案的公信力,因此我決定邀請公平、公開的單位來評選每年度的駐廠藝術家」,在此機緣下,身為國藝之友會長的她便決定邀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協助評審。
「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在2009至2011年先後選出張子隆、劉柏村、林鴻文、席時斌、陳奕彰及許力中等六位藝術家,侯王淑昭笑說,剛開始廠內員工比較害羞,但慢慢地他們的參與感也變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好幾位員工親口對我說,參與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讓他們看到鋼鐵在工業之外的另一種生命」。侯王淑昭說,成立基金會的優點,在於能於鋼鐵工人與藝術家之間扮演著溝通的角色,一方面讓員工也能有參與感,而員工的專業在藝術家創作過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他們能協助藝術家在安全的工廠環境中創作。幾屆專案運作的成果已經浮現,親眼看到員工的轉變後,侯王淑昭更確認藝術與工業的結合帶來的是正面的效應,而創作出來的作品,讓冰冷的鋼鐵在藝術的轉化下變得更加柔美。
至今已運作五屆的「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培養許多重要的藝術家,也因為運作方式特別,因此侯王淑昭與藝術家劉柏村商討邀請國際藝術家合作的可能性,期望拓展台灣與國際間的交流。她表示,邀請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更必須考慮藝術家的資歷背景,以及合作的雙方在創作語彙是否能相互激盪出新的火花,近來幾次的專案發表,證明了邀請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合作,確實能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東和鋼鐵自第1屆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便長期支持贊助活動,更以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名義,提供鋼材讓藝術家現場創作,圖為2012年鋼雕藝術節作品。
建立台灣藝術書寫歷史脈絡
「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對員工藝術涵養的啟發,讓侯王淑昭同時也思考著藝術教育的可能,如果說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是屬於贊助藝術家創作的推手,那春之文化基金會便是贊助台灣藝術史研究的平台。
近幾年春之文化基金會積極籌辦「春之當代夜」,並委託南藝大教授蔣伯欣研究台灣當代藝術,在幾年的研討會、座談會中收集幾篇經典論文,並出版了《春之當代藝論》。甫於4月初舉辦這次的「檔案轉向:東亞當代藝術與台灣(1960-1989)」國際學術研討會,是由蔣伯欣規畫、春之文化基金會與北美館共同主辦,邀請各國藝術史學者討論東亞當代藝術史與檔案的建構,侯王淑昭認為這對建構台灣藝術史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透過文獻與檔案的梳理,能讓人們認真去思考「當代藝術是否也有歷史」。
身為企業經營者、藝術贊助者以及台灣當代藝術的推手,侯王淑昭的美學觀著重在藝術和生活結合的想法,她認為「藝術很容易聯想到美的事物,當我們接觸到美的事物之後,可以提昇精神生活的層次,也就是文化的層面,這也是為何我選用『文化』而非『文教』做為基金會名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