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落地的可能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
走過一百廿七年,今年邁入第五十九屆的威尼斯雙年展,是全球第一個國際藝術雙年展。每逢展覽期間,數十萬藝文人士與藝術愛好者從世界各地相繼湧入威尼斯,拿著地圖與導覽手冊穿梭在綠園城堡、軍火庫與大小巷弄間找尋那紅色方格配上帶有翅膀的獅形剪影──只有獲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審核通過的展覽才能放上的標誌。這個從2007年開始使用的「官方認證」想當然耳也出現在台灣館歷屆的展覽文宣,但一旁總加註著「並行活動」(Eventi Collaterali,通稱「平行展」),而非「參展國家」(Partecipazioni Nazionali,通稱「國家館」)。不同於以國別區分的國家館,平行展的展出機構相對多元,使用特定地理區域名義參展的也不在少數,以本屆為例,除台灣之外尚有香港、澳門、巴勒斯坦以及加泰隆尼亞。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展場入口一景(攝影:鄒婷)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關於國家代表的「特殊名稱」,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下早已不是新聞,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談及威尼斯雙年展大家朗朗上口的「台灣館」的「館」(Pavilion)字,事實上並不被允許出現在大會文宣(除了2013年的「這不是一個台灣館」〔This Is Not A Taiwan Pavilion〕巧妙以展名規避官方限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將「Pavilion」成功印上台灣館的露出文宣)。而此特殊限制的原因很簡單:只有大會認證的「國家成員」才能稱為「館」,但綠園城堡中的威尼斯館(Venice Pavilion)除外。
面對此政治先決的藝術條件,自1995年起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規畫參展,志在推廣台灣當代藝術、促進國際對話交流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首要任務,正是如何在不可見的國家館展示可見的「台灣」。時至今日,第十四次參展的台灣館原訂由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策畫展出「蔓生:撒古流」,聚焦於原民知識、文化、宇宙觀和南島生態的當代演繹。然而因去年年底披露的撒古流.巴瓦瓦隆涉及妨害性自主事件,北美館於今年1月公告終止撒古流代表台灣館參加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
事後,面對威尼斯雙年展這個理應不該缺席的國際平台與距離開幕僅剩三個多月的現實壓力,今年的台灣館究竟要展、不展,該怎麼展?在與北美館館長王俊傑的訪談中,言及從確認終止撒古流的參展到新提案的送審核定,只有不到一個月的工作時間,這般背負國際交流的國家展演活動加上未預期的時間壓力,無疑使本屆台灣館的籌辦成為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歷經數場專家諮詢與討論,最終定調本屆展覽由北美館主導策畫的「文獻展示」和佛洛雷斯擔任主召集人的「國際論壇」並行,前者以「不可能的夢」為題,帶出台灣館「尚未/希望成為可能」的夢境與現實;後者則將「夢」視為時間與記憶的開放容器,以「是什麼構成了國家館?國家館又產生什麼?」、「時間、身體、科技」、「歷史生態學」與「他人的自由/他種自由」四大主題,透過線上系列論壇重建與討論台灣館的過去、現在與(尚待成為可能的)未來。
如此這般棘手的籌備過程,在本次台灣館的展場倒是不見痕跡。走入普里奇歐尼宮,數道色溫柔和的灰白色展座將展場隔出狹長、編年式的觀展路徑。展場中唯一一道全黑的展牆題著「不可能的夢」,轉向黑牆後方,正中央掛著一件裝裱上牆的正本「文獻」──1995年威尼斯大會正式邀請台灣參加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信函。館長王俊傑在訪談中提及,會選以此份文件做為觀展路徑的第一件展品,意在點出「政治在(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裡操作的重要因素」,並說明台灣館在威尼斯雙年展第四十六屆到第四十八屆的展出都是以「國家館」的名義參展,後才因政治考量不再具有「國家館」的資格。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吳天章:別說再見」、「謝德慶:做時間」、「鄭淑麗:3×3×6」文獻展區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走過這件啟動台灣館歷史的文獻,「不可能的夢」接續由1995到2019年的檔案開展。從歷屆的視覺與文宣設計、展題簡述、展場攝影、人物合照到公共活動的影音紀錄,編年條列出台灣館的十三個「過去」。有趣的是,單從海報的設計便處處可見展示「台灣」的意圖──十三屆的展覽中有五屆直接將「台灣」放入展名(1995、1997、1999、2011、2013);共十一屆海報寫上各種形式的「Taiwan」,例如化為圖象的「Taiwan」(2001)、以明顯字級標示的「Taipei Fine Arts Museum of Taiwan」(2003、2005、2007、2009、2011),和「Taiwan in Venice」(2019)。王俊傑言及,早期參展策略的主視覺定調十分強調台灣的「存在感」,展出方式多規畫為三至五人的藝術家群展。然而,在萬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威尼斯雙年展,群展雖能維持作品的多元性,卻也容易分散觀展者的注意力,難以突破重圍留下深刻印象。自2015年起,台灣館改以藝術家個展形式呈現,企圖提高國際能見度與討論度。根據資料統計,近三屆的台灣館(「吳天章:別說再見」、「謝 德慶:做時間」、「鄭淑麗:3×3×6」)的確在參觀人數與國際聲量上皆有顯著成長。(全文閱讀565期藝術家雜誌)
【6月專輯│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