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L'AMOUR II
愛!要珍惜
陳慧坤這幅〈母愛(一)〉是我的大媽抱著大姊的寫生,畫中的母親深情地凝視著襁褓中的女兒,而天真的小嬰兒無邪安詳地吃著奶……她的小手輕觸母親,溫暖正如電流般擁抱著小小身體……誰也沒料到,兩年後大媽就因病去世,而大姊只得託寄姑媽家中,唯有周末時刻,爸爸不必教書,返家照顧,父女相依為命。雖然後來有了二媽和我媽媽,但大姊畢生還是覺得遺憾,心中仍有那麼一點永遠的痛……。1968年我由巴黎返台舉辦巡迴音樂會,有天晚餐後姊妹閒聊,當時大姊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對我說:「郁!妳在台上演奏時充滿自信,可以打開胸懷盡情表現,說實在,我很羨慕……而我永遠沒有安全感,即使在作畫時(大姊畢業於師大美術系,是位畫家,也是老師),就是無法自由自在……。生活中我害怕失去,雖然媽媽也疼我,但是就是不一樣…所以妳要珍惜,妳比我強韌、熱情、樂觀,因為妳擁有全部……。」我了解姊姊的感受,很為她難過,是「失去的、未能擁有的愛是最美的記憶……」她又說:「我在畫畫時,也常會想到我的媽媽會如何欣賞我、指導我的作品?」因為大媽是位美術老師……。我站在畫前,耳邊響起姊姊的話,爸爸的畫筆彷彿在眼前揮動,是立體的筆觸,讓大媽的雙眸明亮有神,發散出強烈的能量,這似電的光的力量,好像要牢牢地擁住小嬰兒,難道大媽知道她不久就會離世嗎?畫作是1932年的油畫作品,經過八十多年的時光,已逝的大媽和大姊,仍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眼前,只能說「愛要及時珍惜,生命有限,但精神永存……」
陳慧坤 母愛(一) 油畫 20F 1932
愛的力量
這幅攝影作品是藝術家謝春德在2015年為我的母親陳莊金枝女士所拍攝的;那年,母親九十好幾,開始有失智症的前兆,但她仍擁有怡然自得的神情和天使般的笑容……。母親是一位受日本教育彰化高女畢業的的小學音樂老師,彈得一手好琴,擁有天籟般的歌聲,為了我們,放棄自己在職場上的機會,全心全力照顧三個孩子和藝術家爸爸。她除了深入藝術,更是擅長拈花惹草,人人稱她是「超級綠手指」,花園中因她的設計,四季綠意盎然,花兒千姿百態,充滿朝氣,其中,茂盛的繡球花,是我們母女心靈相通的媒介,這感應源自於我留學巴黎的年少光陰。每年繡球花盛開時,正值我一年一度唯一的進階考的時間點,我的母校法國國立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e Supe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是法國最高音樂學府,所有法國著名音樂家,從貝遼茲(Hector Berlioz)以降,到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佛瑞(Gabriel Fauré)、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乃至 20世紀的梅湘(Olivier Messiaen)、布列茲(Pierre Boulez)等,均出身於此,其校制特別、專業訓練過程嚴謹,一年僅考試一次,而且是限時現場考。一年一次!不可有閃失,當然壓力特大。在台灣的母親,只要看到繡球花開時,她的胃就會痛起來,她是音樂人,母女同感連心,她的胃病一直到我畢業後才漸漸趨緩。直到今天,只要看到繡球花,媽媽就會說起:「當年妳考試時……。」我感恩上蒼,至今能和103高齡的母親,在繡球花開時一起賞花……,雖然她已不能言語,但每每看到繡球花,就會睜大眼睛望著我:「IKou……IKou」(我的小名)。媽媽一生待人和氣,但家規卻十分嚴格。我自幼學琴,每天兩個小時的練習,她都坐在我身旁陪練,稍不用心,就順手抽起父親筆筒中的畫筆,輕輕敲我的手關節,這一敲就足以讓我痛得淚流滿面。她說要把音樂當作心中的信念,而我因每天的練琴,音樂遂成為我的宗教,伴我一生,它是安定我推動我向前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找到「自我」……。母親的努力讓父親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畫畫和教書,成為一位知名的台灣元老畫家和教育典範,也適時地讓三位兒女依自己興趣發揮所能,置於身心所嚮往的志業……。但媽媽在95歲時開始出現失智的前兆;她變了,變得健忘、易怒、多愁善感、不安,又常顛倒是非;接著,老人家疑心重重,覺得身邊的人要害她,偷她的東西;第三階段開始有暴力傾向,出手打人……全家都慌了,有時她生氣時會直接將弟弟趕出門……。失智的人常會傷害身邊最親的親人,弟弟是最孝順父母的兒子,照顧父母三、四十年了,從無怨言,也因此,我才能專心工作,一直以來,我對弟弟只有由衷的感恩。沒想到,母親卻直接對著他和弟妹出手……!所以弟弟總在大門口玄關放著一個小旅行袋,準備隨時被趕出門。我們屢次勸阻無效,忍不住會因老人家的不理智而生氣…生活好似無解了……。是的!我的媽媽已經不是從前的媽媽了,我以前有任何困難,只要一聲:「媽媽!我……」就能迎刃而解,我的靠山、我的精神堡壘完全崩塌了……。
之後,在閱讀大量資訊和醫生及朋友們的引導下,我們開始能直面問題進入討論……。在歲月流逝中,經驗明示我們「愛」沒有身份的特質,我和媽媽由「母女」到「女母」的關係,在「時間輪」與「記憶輪」完全不同了;以前我由女兒角度仰望媽媽;媽媽漸漸失憶後,我重新由不同角度來認識她……。她生活在另一個平行的空間,反而是我們兒女要加緊腳步來認識另一個空間中的母親,對虛實交錯的未來,每天等著我們的是探索、了解和行動……。觀點改了,角度改了,方式改了,一切都回不去了……,唯有之間的「愛」沒有變,它滋潤著我和弟弟,繼續往前走。
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迎接不知的未來;看似綿延不絕的辛苦照顧過程,內心雖充滿害怕,但對已逝的昨日、進行中的今日和未知的明日,都必須學會坦然接受……。慢慢地,媽媽進入返老還童的世界,整天唱歌……「郁!我唱一首好聽的歌……」其實今天已唱100遍了……;有時一指神功在鋼琴前彈同一首日本兒歌,重覆不斷……;接著熱衷數學,弟弟出考卷,加減乘除,她都答對,我們就批一百分,還慎重頒獎……;漸漸地她不能言語了,就用肢體和眼神傳意,不愧是音樂人,永遠記得用手在桌上打節奏,有時還會狡猾地以動作騙我們,然後哈哈大笑……。
就這樣,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我們走到現在她像小baby、小天使的世界。我認識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媽媽,但我心中仍是滿滿的愛,是「愛」給了我們力量去面對挑戰,勇敢地接受媽媽的平行新生活,也因這份強烈的感受和生活體驗,促使我和謝春德合作,擔任他平行宇宙系列一《勇敢世界》(2016)、系列三《NEXEN時間之血》(2021)、終結篇《NEXEN未來密碼──浮光疊影的劇場》(2022)的總策展人,因為他的創作理念正符合我的人生經驗。我常和春德及幾位藝術家討論關心未來的平行世界,它是穿越多重宇宙,探討「我是誰」、「家」、「心靈」和「虛實未來」的議題創作……,從有形的「我」和「家」到心靈的「我」和「家」,這一切是多麼抽象又新穎的挑戰……。參與創作和實驗是需要勇氣、理想和推動力的,而這推動力就是父母給我的「愛」……,它讓我感受、體會,進而發展張力和創造力。所以愛要體驗,愛要轉換,愛可以再創造、新生,它擁有永恆不滅的力量……。
愛!別走開
夫婿盧修一癌病住院時,我時常帶些音樂讓他欣賞,音樂是無形的藝術,它能穿透、直達心庭……。有一天,他對我說:「妳應發揮妳音樂家的影響力,醫院內死氣沉沉,醫護人員忙進忙出,病人躺在床上,覺得一天24小時太長,家屬或照顧的人辛苦疲憊,偶而才有訪客們帶來的些許笑聲……,音樂能撫慰人心,發揮一些功能,定期辦些音樂會吧!」當時他已是長期住院的病人,也意識到短期內無法出院,所以能體會到病患和家屬的寂寞、恐懼、不安和無奈。於是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就策畫了一系列「愛!別走開」午後音樂會,在醫院大廳舉行,我們沒有發任何宣傳,樂聲響起,就見到許多病人坐著輪椅、推著點滴出來,有的甚至沒下樓來,就在病房門口和家屬們共享溫馨的午後時光……。我自己也參與了演出,看到那麼多的點滴架和輪椅圍繞著正在演奏的我們,不禁潸然淚下……我過去一直認為巴哈(Bach)的作品就是在歌頌上帝、祈禱賜福,在現場我可以肯定,這些音樂緩緩地流進需要平安的所有人的心,上帝正在治療他們、賜福他們,他們一定也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度和擁抱……。自此之後,我的演奏並不局限於音樂廳,而是任何場所,只要我能為任何人帶來平安和溫暖的體驗,我都不計代價將我的音樂和需要的人們分享…愛是無形、無所不在的……「愛!別走開」經過多年的執行,我能確定的是「愛!依然存在!永不缺席!」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策畫一系列「愛!別走開」午後音樂會
最愛台灣
留學巴黎時,和修一都覺得歐洲人常把「我愛你!」「親愛的!」掛在嘴上,父親說:「唉!不知是真心還是做作。」但我們卻很羨慕他們的直接,也主張「愛」要說出來,要表現出來,要發揮它的能量。思念一個人,是因你對他有感情才會思念,可以用歌唱出來,可以用書法、詩詞記錄下來,也可以用畫畫表現……。人的皮膚感覺最敏感,一個「擁抱」,可以表達多少「愛」意,單純的握手,可以傳達內心的溫暖、誠心、景仰或仇恨……。所以夫婿常說愛台灣不要只說不練,要以雙腳踏遍島嶼的每個角落,享受日出和日落的情境,蹲下撫摸青草的柔軟,彎腰親聞花葉的芬芳,俯身觸嗅孕育我們的土地;玉山、環島、海洋,親近它,擁抱它,珍惜它。在修一生命的最後,他告訴我們他「最愛台灣」……。
在修一生命的最後,他告訴我們他「最愛台灣」。
品牌
人們總像不會死亡般地生活著,但生老病死可曾停下等待任何一個人?無常,明天,哪個會先到?唯有永恆的、無形的「愛」才能永續存在。品牌的意義要以七感為體驗、態度來實現執行、形成儀式而成就。愛是七感的原動力,是一種能量,它雖抽象無形,卻實在到人人感受得到,是經千千萬萬個有形的案例之成果昇華出來的無形力量和象徵……。所以商品中印刷的心形圖案,並非品牌,而是由累積的能量經提煉,讓我們認知「愛」具備了編織感、柔軟、溫暖亦或熱情、堅韌,摸起來像羊絨圍巾,聞到被陽光曬過的被子的味道,看起來像藤蔓纏繞的形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活方式,讓愛的定義不盡相同,這也給予藝術與品牌擁有廣泛的空間來演繹和表達。通過多媒材、互動藝術,讓「愛」可以被觸摸、被細嗅、被聽見,更藉助新的數位藝術,通過AR、XR的表達,體現出「愛」更多的複雜性、多樣性,它的成長由播種、茁壯到盛開……。「愛」有光、有電流、有溫度,即時、誠懇又溫馨的表達,會讓它發揮無限的能量,能量與日月同在,所以要珍惜再珍惜,不要吝於表達,千萬不要等到來不及時,遺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