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詩意的一場性別混亂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扣下扳機:當性別做為工具與武器」
何謂「性別」(gender)?女性主義家西蒙.波娃在其經典著作《第二性》說:「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即暗示了性別本身具有「流動性」(fluidity)。茱蒂絲.巴特勒(Judith Butler)更認為性別具有「操演性」(performativity),是透過個人反覆的展示及符號運作而形成。簡言之,性別研究跨足酷兒研究以來的種種論述,儼然讓「性別」成為一個可以不斷被解構、重構,並賦予新意義的詞彙。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於今年秋季推出特展「扣下扳機:當性別做為工具與武器」,延伸博物館成立以來持續探討的LGBTQI議題,同時直搗「性別」一詞的核心定義、挑戰傳統男女二元對立的觀念,不斷與觀眾對話,探討性別認同在當代藝術與文化的地位。
「扣下扳機:當性別做為工具與武器」展場一景,圖為特西夏芭拉拉.塞爾弗的作品。(攝影:賴懷宇)
展覽佔滿了博物館三層樓的空間,匯集四十餘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的作品,橫跨各式創作媒材:錄像、表演藝術、繪畫、雕塑、攝影、工藝。參展的藝術家皆試圖透過藝術探索身分認同更流動而多元的表達方式,並反抗壓迫性的社會秩序,擁抱新型態美學。有趣的是,「扣下扳機」並不全然是個關於同志或跨性別身分再現議題的展覽。相反的,整個展覽的設計刻意迴避美術館慣用的引導式的策展手法,拒絕單一視角劃定主題與界線,便是希望透過超飽和的視覺體驗以及豐富卻凌亂的作品群,徹底顛覆觀者的感官視聽,使其浸淫在不斷變動的身分與性別認同氛圍。
在「具象」與「抽象」的概念之外,展覽也巧妙安排了遊走在兩者之間灰色地帶的作品。特西夏芭拉拉.塞爾弗(Tschabalala Self)的拼貼畫組恰恰平衡了具象與抽象的概念,而這組畫作也是展覽中相對直觀展現性元素的作品。塞爾弗使用拼布、集合(assemblage)、拼貼(collage)等手法,將自己累積多年的材料——剩餘的畫布、亞麻布、絲絨,甚至單寧牛仔布——縫製合成後疊上層層壓克力顏料、油彩或碳筆畫,重新詮釋黑人女性的身體。塞爾弗畫作中的女體顛覆傳統肖像慣用的姿勢,或舞動、或扭曲萎縮、或沉浸在撫摸性器官的喜悅。這些黑人女體既非塞爾弗的自畫像,也不是特定對象的肖像,而是藝術家對於當代視覺文化脈絡中過度誇張化、情色化黑人女性身體的批評與對質。
克莉絲丁娜.夸爾斯 我們將與水共度餘生 2017 壓克力畫布 127×101.6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Castillo Gallery, Miami
另一方面,克莉絲丁娜.夸爾斯(Christina Quarles)的壓克力畫作遊走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藝術家巧妙玩弄色彩與形式,影射性與種族認同上的不穩定性,及藝術家身為黑人女性,卻常被誤會為白人的窘境。畫中曖昧的形體提供觀者開放式解讀的空間,可視為單一形體,或是多個形體試圖化為一體的徒勞。
影片是「扣下扳機」相當突出的媒材。蕊娜.戈賽特(Reina Gossett)與莎夏.沃爾茲(Sasha Wortzel)回溯過去,訴諸歷史檔案來創造新的性別語彙。短片〈迷失在音樂中〉虛實交錯,由搬演的虛構場景及史料交織而成。影片中跨性別演員美雅.泰勒(Mya Taylor)飾演跨性別行動主義者兼變裝皇后,同時也是至今較多人認為1969年「石牆事件」(Stonewall Riot)中啟動這段重要歷史的關鍵人物瑪莎.強森(Marsha Johnson)。她對著台下觀眾朗讀激勵人心的字句,進行至一半,影片隨即淡出切換成當年強森敘述事件的短片,隨後又切換回泰勒扮演的強森作結。透過現實中與虛構出的人物前後相映,藝術家再現過去消失在政治反抗史上的跨性別有色女性,而螢幕背面的玻璃裂痕更是向當年石牆事件中,強森對警察丟出第一塊磚頭行為的致敬。
蕊娜戈.賽特與莎夏.沃爾茲 迷失在音樂中 2017 HD彩色有聲短片(攝影:賴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