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其育 它物與殖民的科幻百科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吳其育(藝術收藏+設計 2022年10月181期)
吳其育認為,在這個後事實、後記憶的時代,虛構與非虛構之所以不易區分,並非由於時代更迭,而是人們認知事實與記憶方式的改變。從科幻小說的異族接觸、被盜採的樟樹洞、山中碉堡的銃眼,藝術家看見視野產生與被產生時的殖民性,於是以「假說」、「推測」為陳述起點,通過創作,在「世界觀」如何構成的視閾中,對「文本」與「影像」、「時間性」之於「閱讀」與「詮釋」的關係進行反思與「方法論」的重讀;結合歷史與想像,於百科全書式多線性的觀看與閱讀中創建屬於「過去」、「未來」的浩瀚可能。
吳其育
問:你以歷史性的事件串連到你的宇宙觀,使作品介於虛構與非虛構之間。奠基於科幻想像、書寫的轉化與運用,對「未來」有什麼樣的意義?這與「將世界看作資料庫」的藝術敘事如何呼應?
答:科幻小說中經常有的一種敘事,是關於一個科幻星球上「主角」與「異族」接觸的描述。事實上,這類場景敘事是來自「旅行文學」的傳統,即大航海時代以降,從擁有敘事權力的殖民者對「在一個時代中遇到不同族群」的描述,只是科幻文類將族群的相遇放到星球之外──以地球外隱喻地球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像方式,當「歷史事件」與「虛構小說」在同一作品中相互串連時,便得以連結到了一個巨大的時間跨度,而在此時間軸中的「未來」部分則是一個人們「想像中的未來」。他們可能會想像未來所發生的事物,或者說,在這種想像的宇宙裡的生活便是一個未來可能的生活環境,這種歷史與虛構被連結在一起產生的巨大時間跨度,是我所感興趣的。
結合「世界作為資料庫」的概念,「資料庫」包含歷史與虛構、架空的歷史,在此宇宙觀中的歷史性與時間性因而是「複數」的——那些可能不曾發生的歷史也應該一起被討論,並擁有無數平行的宇宙可能,這是通過藝術表達能去想像與詮釋的彈性空間。
吳其育 定居者觀影指南 多頻道錄像,Full HD,無限循環 尺寸依現場而定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