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 La mémoire
消失的地景(六張犁、汐止)
位於現今和平東路與復興南路交叉口科技大樓旁的「北師附小」是我的小學母校。長達六年的時間,我每天坐著3路公車,揹著書包上學,日日來往;猶記得在學校右側不遠處,樹立著「六張犁」的公車站牌,它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農田,中間點綴著磚紅色的農舍,還有蜿蜒的小溪……,呈現一幅靜謐優美的畫面。長大後利用寒暑假陪著爸爸寫生,這幅〈六張犁田園〉畫作,讓我彷彿回到從前……,曾在田埂上奔跑,也曾蹲著細細觀察綠色稻秧與熟澄稻穗的成長過程。當時小小年紀只感覺周遭環境一片空曠……,如今站在畫前,仍隱隱地感受到微風吹拂與稻香撲鼻……,但曾幾何時,這裡早已變成高樓林立的鋼筋叢林了。
記得也是陪著父親寫生來到汐止,對這幅〈汐止郊外〉作品印象深刻,因他的筆觸特別,父親告訴我這幅畫雖是膠彩,但是運用了西洋點描派或是中國皴法的技巧!仔細欣賞兩幅畫,可以發現許多變化,米點皴、長短披麻皴、抑或是牛毛皴……,真是變化多端。而體現出來的線條美、力度美、肌理美的細緻度,讓我走入時光隧道,沉浸於大自然的懷抱中;畫中屋簷上的瓦片一片片堆疊著,每一片瓦片都記錄著歷史與生活的故事,整片屋頂則訴說著民國50、60年那個純樸的年代……。但美景已不在,回到現實生活的我們只能靜心閉眼、回憶過去。物換星移,萬事萬物都在變遷中,尤其台灣是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撞擊而成的島國,每天都處於未知的變動之中,但人為的破壞、極端氣候對國土嚴峻的衝擊,讓我更加感覺累積台灣這塊土地之美、整合台灣的優質,形成品牌台灣堅實內容的急迫性,也許在變動中,不易保全,但即使實體毀損不在,精神和故事卻不能消失……,而慶幸的是,好的藝術作品,為我們留存了消逝的記憶。
陳慧坤 六張犁田園 膠彩 15F 1964
陳慧坤 汐止郊外 膠彩 15F 1964
消失的故事(《路》劇)
《路》的故事源自於日治時期,南澳深山一位17歲泰雅族少女沙韻(Sayion),為了陪伴被徵召出征的日籍老師下山,在暴風雨裡趕路,而於過橋時不慎落水失蹤。少女的不幸離去,化成許多男人的懸念,他們紛紛以「沙韻」為名,或是義正詞嚴、或是優雅從容、或是浪漫幻想,拍成電影《沙韻之鐘》、譜成流行歌曲,留下了愛國、愛情等各種不同詮釋的作品,從山路上轉化出去。而《沙韻之鐘》的主題曲〈月光小夜曲〉,在50、60年後牽動了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先生的情懷,踏上了追尋沙韻足跡之路,並完成《找路:月光.沙韻.Klesan》一書,將沙韻這位縹緲女孩,以極度唯心的方式投影在精神世界之中。她有如微小的火苗,飄蕩於曾經屬於原住民的山巒,然後變成東亞共榮圈的電影女主角,在軍國主義的進行曲中昂首前進,最後成為林克孝的謬斯女神,引領他走向那不可知之地,最後不幸山難喪生,形成一段現代與過去交融的故事。
這個奇特的故事,跳脫於原住民的天地觀、日治時代的政治宣傳與林克孝先生以生命為賭注的想像間,奇妙地貫穿了半個多世紀的時空……,令人不解的是,沙韻失蹤之處與林克孝先生墜殞的地點竟是如此接近。2015年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將這部動人的故事,透過音樂、舞蹈表演、視覺藝術、戲劇與科技結合,創作了即時互動多媒體劇場《路》,這齣跨界劇作以藝術詮釋的角度,找回相隔幾十年的事蹟,藉由現代科技巧妙地將過去、現在與未來串聯起來,在虛實穿插的表演中,將這個消失的故事重新呈現在大眾面前,讓珍貴的記憶得以永遠留存。
千里步道夢想實踐行動(重建記憶)
全球超過50%的人居住在都市裡,原本的綠地都變成了一區區的水泥叢林,為了紓壓放鬆,常常一到假日,大家紛紛往郊區移動,卻發現在郊外山林間「鋼筋」與「水泥」仍如影隨形,到處都充斥著鋼筋混凝土的建物,包括山路、山壁、護牆等,對於眼前的景象只能望洋興嘆嗎?其實不然,這十多年來在台灣山林祕境間,有一群人默默揮汗築徑,尺寸向前,他們是「手作步道」的築徑人,以跨越時空尺度的工匠精神修築、守護林間蜿蜒的山徑與古道,依山而存,與水共生……。「手作步道」正安靜地訴說著台灣最獨特的地質、氣候與人文。「手作步道」不只是工法技術而已,它是強調應用跨領域的科學專業,深入了解環境系統與使用者需求,運用在地傳統工法來解決問題的源頭。更特別的是,它重視民主對話、公私協力與常態維護的過程,也因為這些特質而彰顯出「手作」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以「手」能做的工匠職人精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適當的技法和方式,避開對環境的傷害,建置出符合最多人使用的步道。這其實是一種針對工程步道的反思,因以「手」為限,才能開啟思考,避免單一、快速與粗糙的工程步道,反對所有會對大自然帶來無法回復的傷害,以「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為終極目標。「手作步道」是慢慢形成的路跡,沒有水銀燈、除草劑與水泥護欄,所謂「鄉野三害」的山徑小路,它以細緻的手工藝、縝密的思考,不需大興土木就能串聯起大自然、古人足跡和今人智慧與手藝,成就養心沉靜式的「心步道」。
步道是人在走的路,一面走路一面欣賞風景,而在步道的端點有許多小小村落、鄉鎮或部落,除了自然景色外,也能細細體驗人文風貌。所以它是一個串聯土地上各結點的綠色微血管;古道、農路、舊鐵道、堤防道、自行車道、人行道、綠地還有老街……,藉著雙腳行走與單騎的慢速行旅方式,親身體會台灣的自然與人文歷史故事。2010年時由於台26線公路開發引發爭議,導致「台灣千里道協會」之環島綠道所規劃的天然海岸──阿朗壹古道(也就是清文獻上的「瑯嶠─卑南道」)的海岸段落可能遭到破壞,台灣千里道協會與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合作,協助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生態旅遊小組舉辦「手作步道工作假期修復沖蝕溝」活動,招募鄰近社區參與導覽解說員之培訓、盤點周邊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特色資源、導入旅行社結合周邊社區發展長天數之遊程及深度停留的旅遊模式,促進了社區小民經濟;期間並邀請徐仁修老師重訪1887年英國工程師泰勒與斯卡羅大頭目潘文杰所走過的長距離路線,串聯了歷史現場,讓社區發展與保存更具意義。巧合的是,我在擔任公共電視董事長期間所推出的大河劇《斯卡羅》,正是那個時代發生在瑯嶠的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故事……。社區陪伴的持續進行、在地資源的不斷挹注作為文化寶庫的基石,正是這項公民運動最令人動容之處。
「千里步道運動」經過十多年的推展,如今已邁入民間、中央及地方政府公私協力的階段;由剛開始的民間公民活動,透過環境保護、在地認同、地區發展、文化傳承、歷史記憶,到今日休閒遊憩,甚至促成跨中央、地方、各部會、各局處的國家政策制定;這項運動推動的不只是由下而上的民主程序,更珍貴的是透過跨領域、跨部會公私協力所展現出的強大生命力。它能帶動更多民間、社區、政府與專業團隊共創未來的可能性。2018年行政院通過七個國家級綠道的審核,是一指標性地突破:淡蘭百年山徑、樟之細路、台灣山海圳綠道、糖鐵綠道、水圳綠道、南島綠道、脊梁山脈保育綠道成為國家重要綠道,並選擇拍板「淡蘭百年山徑」、「台灣山海圳綠道」、「樟之細路」三綠道優先推動,而其中「台灣山海圳綠道」正是跨越時空、代表台灣精神的重要里程碑。
山海圳始於台江內海,以台南山海圳綠道為基礎,沿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經東西口健行路線翻越烏山嶺到曾文水庫,再沿曾文溪經過阿里山抵達玉山。此綠道橫跨了5種氣候帶林相、4大族群文化圈,連結了2個國家公園、3個國家風景區,最重要的是它串聯起台灣四百年的歷史,呈現海天相連的「山海台灣」!總長約45公里的山海圳,是台灣第一條以「綠道」(Greenway)為名的長距離步道/自行車道,最能展現大自然生動的姿態。台灣正以古今自然歷史之彙整成果與國際打交道,第四屆亞洲步道大會即將於今年12月1至5日在台灣舉辦,我們是以「台灣」這個品牌跨入世界舞台!
品牌
由陳慧坤的畫作──消失的六張犁和汐止、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推出的《路》劇,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時間的無情與變遷的快速,在流轉間,藝術的創作能將消失的事物保存並重現,而「千里步道運動」是將消失的、尚未消失的、正在消失的,除了加以保存外更打造新的生活模式,正是因為這一波又一波的創新與運動,連結過去、現在和將來,將空間、時間、有形、無形加以串聯,持久進行才能永續發展。
近年受氣候變遷威脅,世界各國紛紛承諾淨零排放,甚至達到「負碳排」,在全球的共識與期許下,台灣亦朝向淨零轉型目標前進,以千萬個不同的執行方案,累積有感而優質的台灣,就如同「手作步道」完成後,使用的人亦即走路的人需具備「輕裝慢走、節能減廢、無痕旅行、無痕生活」的基本認知,就因觀念前衛、思維縝密、細心用心生活、大膽創作,才能推砌成偉大的人文自然工程,成就品牌台灣。
即時互動多媒體劇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