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虛擬做為策略.使速度成為必然
關於2022年度科技藝術展演作品的思考
承續疫情蔓延的2021年,常民生活在2022年的當下已經逐步恢復正常,並以「與病毒共存」的正面態度,積極迎接新型冠狀病毒對人類生活的衝擊。同樣地,科技藝術領域的創作展演,也表現出從「虛擬」邁向「虛實共存」的創作實踐。回顧過去廿年,始因於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2002年,觀光產業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代表之一,以「一縣市一特色、一鄉鎮一特產」與「每月一節慶」為口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的展會節慶便在台灣各縣市展開。廿年過去了,綜觀2022年全台各地的展會節慶,從中央舉辦的燈會、藝術節到地方縣市的光節、城市藝術節、博覽會等,科技藝術因其具有動態性、景觀特質以及光影特效,成為吸引觀光人潮的必備良藥。
當科技藝術成為全台展會節慶的必備良藥,各種數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不僅全面地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愈來愈非物質化(或虛擬化),且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感官刺激、思維與經驗;無論是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都無法置身事外,當今的傳統藝術展演正不斷地移向創新革命的媒體形式比鄰而居,將情感表達視為是過程性的、超越個人的、社會文化構成的、跨越身體與科技系統的,使數位媒體構築了後影像時代的藝術形式及美學靈感的來源。
蘇文琪〈謝謝電影神〉
(攝影:苗嘉澍;圖版提供: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一當代舞團)
虛擬做為創作實踐的策略
如果虛擬世界是一種人類文化與生活世界的新模式,這個新模式已迫使我們的文化產生改變,同時也造成象徵元素的突變。在2022年的台北藝術節中,除了實體性的表演活動外,也邀請具虛擬性的作品參與其中,例如:由林文中策畫,並與2022 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合作展出蘇文琪的〈謝謝電影神〉正是由真實走向虛擬,又從虛擬反思電影傳統觀影經驗的企畫。由周東彥領軍的狠劇場,《霧中.凝視》以虛實整合的擴延真實為核心,延伸自《霧中》純虛擬的觀展形式,將觀眾轉化為參與者,於真實空間場域感受虛實整合的觀賞經驗。戴著VR頭戴顯示器,身處劇場空間,四處游走,與同場參與者、表演者或是錯身而過,或是靜坐觀看,感受私密觀看的同時,也被情慾凝視著。
狠劇場《霧中.凝視》從VR頭戴顯示器看出去的視角畫面
(攝影、圖版提供:狠劇場)
陶亞倫〈自由人〉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中正堂現場一景
(圖版提供:陶亞倫)
此外,陶亞倫的〈自由人〉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中正堂、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劇場,以及波蘭調節雙年展(Meditation Biennale Poznań)、克拉克夫數位藝術節(Patchlab Digital Art Festival, Kraków)跨時空進行體驗。在C-LAB中正堂的分身機器與控制系統透過移動機器人結合全景攝影機,使身處異地的觀眾穿戴VR頭戴顯示器,藉由高速網路,以移動機器人做為數位分身,即時觀看來自C-LAB的即時影像。而虛擬影像更將觀眾帶到台灣政治高壓統治時期的政治監獄中,牽引著人們的意識、身體與感知,並將之轉化為數據,使其猶如隱藏且流動的幽靈,流散於慾望機器之中。
在周東彥與陶亞倫的新作中可以發現,虛實整合的虛擬藝術體驗促使一種時間與空間的普世化與自由化,正如貝克(Ulrich Beck)、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與拉許(Scott Lash)等學者所言,全球化的媒介互動,在「在地」(local)與「遠距離的」(distant)媒體形式之間,創造出一種「延伸的」(stretched)的關係;而普世化與自由化則使時間得以殲滅空間。於此,時間具有減少縮短空間的可能性。在上述的作品觀看經驗中,參與者親臨見證了陶亞倫如何透過虛擬技術的應用使得觀者在穿牆而出的旅程中,感受到周東彥邀請參與者不受虛擬空間所限制,走進實體場域中,以作品的參與經驗提呈著美學感知經驗,對人類身體的移動性與認同感的建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當虛擬藝術的創作實踐,與高速運算、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交互融會跨進元宇宙之際,人類也持續向具有人類思考能力水準之機器智慧研發前進,企圖透過人工智慧、生物認知、腦機介面,以及網路與組織等重要技術的相互結合,逐步達到超智慧的未來。源自於「超限戰」字源中指涉「超越傳統戰爭的新型戰爭形式」的概念,由莊偉慈所策畫的「超限社會」,展覽透過十一位/組國內外藝術家與一場表演,共同表意著藝術家如何透過多元的創作實踐,探討當代數位科技社會主宰下所引發的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等問題及其困境,提供觀眾思考技術/科技的另類觀點。在「超限社會」中法咪咪(FAMEME)的〈FAMETAVERSE〉以自我扮演的虛擬角色,突顯人類文明邁向虛擬世界的去中心思維,皆驗證了當代人工智能科技已從「邏輯統整系統」(logicaltotal systems)轉向「主觀局部情境」(subjective-partial situations)的運作,促使數位媒體成功地將邏輯工具化,並使之不僅僅是形式化的來源或是簡單的科技效果,而是透過其視覺形式對知識傳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對於產生新知識的可能性,讓所有的美學物件都具有潛能,表現出本質上的無限變化性與特殊性,讓主體性可以在高度特殊的、具有無限變化的物質表現中展現出來。
法咪咪〈FAMETAVERSE〉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超限社會」展場一景
(攝影:王世邦;圖版提供: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在此般的虛擬世界中,觀者被邀請進入以影像表演的虛擬場域之際、「現身」於此空間中穿行時,沒有固定視點可以提供最完美的觀察角度,身體在一種用抽象與象徵方式建立起來的現實中進行現場體驗,並做出反饋,運動和空間面向從而成為觀眾體驗的一個有意識的組成元素。倘若我們回頭關注「虛擬世界」或「元宇宙」真正的本質思維,其強調透過科技能力在現實物理世界的基礎之上,搭建一個「平行且持久存在」的虛擬世界,兩個平行空間之間相互影響,現實中的人們可以數位分身進入到虛擬時空中生活;意即,做為Web 3.0網際網路發展合理的演進過程,元宇宙不僅是趨勢,更是建立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且在此世界中仍可擁有完整運行的社會經濟系統。依此邏輯,法咪咪的〈FAMETAVERSE〉便是以虛擬為主體維度的元宇宙打破藝術賞析的現場性特質,更使作品成為虛擬空間中的檔案型態(archive),使觀展與表演的「現場性」(liveness)可依虛擬性的特質隨時隨地轉換時間觀賞(time-shift viewing),並以「事件」的姿態邀請觀者全然的、以多元的感官涉入,同時參與者對此是有意識的。
在元宇宙中的虛擬沉浸式互動不僅使觀眾獲得體驗式的經驗、釋放空間侷限,更使舞台影像化,進而重新框設劇場的表現形式。在體驗式經驗的面向,沉浸觀賞所強調的是「觀眾如何想像、思考藝術品的意義」,以及多元文本之間的互文性如何發生在互動裡。倘若,數位科技介入表演同樣關注於他們在什麼樣的邊界相遇?在臨界之間的轉換意味著什麼?以及,在此新的觀賞形式中,觀眾的經驗、經驗的本質等議題;那麼對於主體來說,「實在化」的我與「體現化」的我、我和他者與外物、我和世界與宇宙之間的邊界,即是現場藝術發生的場域。而這也呼應著「現場性」論述中對事件性、對「閾限」(in-betweenness)空間,以及對正在出現(emerging)之情境的看重。
資訊數據做為美學運算的基底
當代藝術創作實踐、生命科學,以及數位科技的結合業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此趨勢不僅推動著藝術語彙的革新,也影響著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在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物聯網和大數據逐漸成為社會基礎系統之際,物理與數位空間邊際融合的智能科技時代已然成型,且這些系統更以具整合、全面、反應能力、彈性與自我調節的神經網絡開始運作,仿如遍及全球且是有生命的生物,在無線通訊、感測器與手機網絡合為一體的情景之下,形成智能生態系統,進而穩定全球社會體系。於此之中,「數據」與「資料庫」所建構的「資料庫美學」的趨勢已成為數位領域的口號,並提出有趣的語義問題,似乎勾勒出有關資料庫本身和藝術領域間研究的辨證關係。(全文閱讀572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22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