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術史的重製到各種感性轉譯
2022年度視覺藝術展覽回顧
隨著疫情生活日常化,2022年的視覺藝術展覽也逐漸回到疫前的活絡,雙年展、大型回顧展、中堅輩藝術家與新興藝術家的個展及聯展,各有許多精采的呈現。眾多的展覽活動,向藝術愛好者索求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加以追趕。年末之際回顧所有展演,我大致以三個部分來略述這一年來的觀察。首先是文化部主導的台灣藝術史重建工程,促成了許多美術史再研究的大展,其中包括由學者策展的美術史回顧大展,以及個別藝術家歷史定位宣告、藝術潮流的歷史界定等。在美術史的重建過程中,對於昔日噤聲歷史的揭露、重新評估藝術家與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都是重要的工作。然而這一政策同時帶有清晰的政治性,這是繼1990年代台灣藝術主體性的高度討論之後,又一波重要的論述階段。與此也略為相關的,是各地標舉在地性的藝術節慶仍然持續,許多展覽不僅是大製作,同時也試圖打破縣市治疆界的傳統策略,透過長時間的田野調查而建構出地方詮釋,為今日的地方認同帶來新的論述角度。這個時代的在地性,同時也必須回應現實的迫切情境,包括政策面的地方創生需求,藝術文化在這個面向上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如何處理其與官方、地方的互動關係,也必須省思。而最後,是多樣且豐富的藝術表現,近幾年疫情之下,年輕藝術家仍不斷尋求可能的發表機會,今年有相當活躍的展現。如果以今年兩項性質互異的官辦美展––台北美術獎和台南新藝獎為例,都能略見新興藝術家的創作狀態一二。當然,在藝術領域已成中堅的藝術家們,也有許多令人激賞的作品展現。
藝術史重建和跨領域的策展
在文化部近年的政策帶領之下,今年也有許多重探台灣美術史觀的展覽。這些大展皆由美術史學者擔綱策展,具代表性的包括自2021年年底開始,由林曼麗總策畫,周婉窈、劉柳書琴、石婉舜、蔣伯欣、陳慧先、陳允元、吳俊瑩等諸位不同領域學者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於2022年從北師美術館巡迴至高雄市立美術館,以及由賴明珠策展,3月起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彰化縣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巡迴展出的「島嶼溯遊–『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等。而高雄市立美術館長期展出的「South Plus: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之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也呈現館藏1930年代至1960年代作品及文獻檔案,面對「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提出南方視角加以對照。此外,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掘光而行:洪瑞麟」由美術史學者白雪蘭與方美晶、高子衿共同策畫,相當難得地大量呈現歷來台灣美術史回顧展中罕被聚焦討論的日治時代前衛畫家之作。
右.台北市立美術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出洪瑞麟的畫作、素描以及相關文獻檔案。
在近年的台灣美術史研究類型展中,「美術史的再發現」為核心價值,可以清楚看到美術史的重建除了在學術領域中將既有的論述再深化,面對大眾,也有意在耳熟能詳的陳澄波、李梅樹等藝術家之外,透過展覽樹立起新的關注焦點,例如黃土水在台灣美術史的定位,是近年這類型展覽中相當鮮明的標誌。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同時呈現視覺和表演藝術創作。圖為蒂摩爾古薪舞集作品。
由徐文瑞、張懿文策展的「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和年底由林曼麗總策畫,姚立群、高俊宏、蘇匯宇共同策展的「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是2022年兩場重要的大型展覽。這兩場展覽一是為進行中的當代藝術提出觀察、回應的官辦雙年展,另一則是國內具有某種典範意義的民間藝術獎項回顧。2022年的這兩場大展,策展人都透過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並陳的展演方式來落實議題的開展。這樣的策展方法也反映出近年當代藝術時興的「跨領域」風潮,以及視覺藝術展場如何同時做為表演藝術的舞台,創造觀眾和作品之間新的互動關係。與此遙相呼應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在12月開展的「狂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意欲為2000年代以來台灣當代藝術所廣泛議論的跨領域找出本土實踐的源流和生成脈絡。而「狂八○」一展同時也帶有前述「重建台灣藝術史」這一文化政策的精神。
當國家以清晰的文化政策導引藝術生產的方向,即能藉由資源的挹注促使更多相應的研究和展覽成形。這一文化政策也帶來了繼1990年代藝術界一波台灣主體性論述的高峰之後,另一個階段的能量彰顯。有別於前者透過當代藝術創作所沖積出來的主體論述、前輩藝術家在當時藝術市場所造就的資本高峰,2017年起文化部由時任部長鄭麗君提出「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至今,則是以國家之力投入在地作品的維護保存、美術史研究,以及歷史內容的活潑呈現,以強化土地認識和文化認同,仍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存在。
在地詮釋和地方創生
隨著近年國家的出生率降低、人口遷移、經濟模式的改變等問題日益迫切,國內各地愈來愈多藝術節慶或者展覽也帶著地方創生的目標和理想而來。前述的重大國家問題絕非單靠藝術之力即可緩解,然而藝術仍然被視為面對此一問題重要的行動與思考媒介。
「一幅完成中的風景」於「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地圖集」展區一景
2022年,上山下海的藝術節慶仍是令人注目的焦點,愈來愈多的展覽選擇以另一種方式實踐「在地化」的藝術生產,這類型的展演通常規模龐大,並且以長時間的田野調查、深入交陪做為實踐論述的方法。年初馬祖首度舉辦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在中華文化總會、連江縣政府的主辦之下,以馬祖列島為場域,推出共計八個策展計畫和建築計畫、卅九件作品、三檔展覽,包括四十一組藝術團隊與在地人共作的成果。這項計畫以十年為度,希望透過長期的藝術行動,以風土做為規畫的起點,期望達致「帶領組織與社會文化改變」的目標。6月在基隆有「2022基隆潮藝術:未來島航」,由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策畫執行。秋季登場的,是「川行脈動─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探討大漢溪在桃園的自然、文化及產業歷史,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在地社區、學校共創作品。東部則有2022南迴藝術季「藝術萌生地」,由陳宣誠策展,以建構「台東山海美術館群」為理想,讓展覽場域沿著南迴公路打開,在山林之際提出另一種藝術行旅的想像。「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由龔卓軍策展,前後以一千天的深入田調研究,造就了這項編制龐大,含括土、原、竹、農、植、小、聲、影、水等九大主題的展覽計畫,沿著曾文溪流域鋪展開來。每年跨年之際,台南龍崎光節「空山祭」也以靈活的行銷方式,透過包括當代藝術在內的各種創作表現,為台南市人口最少的龍崎區帶來觀光效益。另一項在台南市每年舉辦的文化節慶,則是元宵期間的月津港燈節。
這些具備突顯在地文化特色的藝術節慶,有些重在常民生活或節慶的參與,有些更聚焦於當地風土脈絡的深入考察和詮釋。無論如何,透過當代藝術所凝聚或者展現的「在地性」,相較於過去外來者與地方之間單點、偶然的相遇,現在則更側重策展人或學者長時間深入場域共同生活及研究的藝術生產。然而,當地方特色已經是展演進入城鎮、地域展覽的基本面,國家政策帶動之下的展覽或地方創生,又準備以多長的時間、什麼樣系統性的計畫,來落實「協助地方發揮特色,吸引產業進駐、人口回流,繁榮地方」的願景,並且真切地回應地方的聲音,似也成為相關藝術節慶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全文閱讀572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22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