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皆是的雅趣
李梅樹紀念館「臺雅貴公子─李梅樹與他筆下的從容現代性」
為迎接李梅樹一百廿歲誕辰,李梅樹紀念館「臺雅貴公子―李梅樹與他筆下的從容現代性」於2022年12月18日開幕,由蔡潔妮和魏聰洲策畫,提出「台雅」的概念重新探索李梅樹的藝術價值,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現正展出的「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遙相輝映,同時提供了另一條靠近李梅樹的途徑和觀點。
2022年的最後一天,我來到位於新北市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步入館內時,正好遇見館長李景光與一位大學師長在討論學生實習課程的規畫。李梅樹紀念館成立於1990年,原名「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陸續整理李梅樹留下為數可觀的作品與史料,後於1995年遷入現址並定名為李梅樹紀念館,家族卅餘年來不遺餘力悉心保存、推廣李梅樹的藝術遺產。距離上一次較完整的李梅樹展覽已是廿年前國立故宮博物院的「人親土親: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2022年適逢父親一百廿歲冥誕,李景光以閩南語「呷百二」為父親祝福之意,除了與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攜手協辦此次大展,也同步於李梅樹紀念館舉辦展覽,在呈現國美館最後未選入的作品遺珠之外,邀請兩位策展人重新爬梳,推演出可以認識李梅樹的另一個視角,也為他一生鍾愛的家鄉三峽帶來一次別開生面的展覽。
蔡潔妮和魏聰洲運用有限的館內空間與展場硬體條件,以李梅樹藝術發展不同的階段與涉略領域串聯起藝術家的多面性。維持原先館內的配置的是正對展場入口李梅樹的胸像以及其兩旁懸掛的一對三峽祖師廟石雕水墨畫稿,提醒了觀者以寫實油畫成名的李梅樹投注後半生心血的祖師廟重建主持工作,和在傳統建築雕刻的裝飾藝術美學素養。入口兩側的玻璃櫥窗分別展示李梅樹1929年留日前後早期的素描草圖與給女性家人刺繡的設計手稿、對應刺繡成品,以及他拍攝家族成員的照片;另一櫥窗展示小尺幅的風景畫與靜物畫作顯示他對人物畫以外題材的駕馭,而此區作品密集排列呈現,讓人聯想到19世紀歐洲收藏家於自家私宅中展出作品的展示方式。
李梅樹1930年代的攝影與玻璃底片,拍攝姪媳婦劉曾妹(〈小憩之女〉的模特兒)、兄長劉清港的女兒劉春與姊姊李螺。
這部分的作品做為展覽開場,除了彰顯李梅樹早慧的藝術天分,也看到他的美感養成始自日常生活,展覽展出刺繡裝飾的日常物件是由李梅樹設計並交由妹妹陳劉緞完成,顯示其出身富紳階級的生活品味與細節講究從小耳濡目染。1930年代的玻璃底片攝影雖有些微損傷,但無礙於讓我們看到他人物畫的模特兒本人風采,她們是李梅樹的姪媳婦劉曾妹(〈小憩之女〉的模特兒)、兄長劉清港的女兒劉春與姊姊李螺,而對應此次展覽以女性為主角的廿幅人物畫和肖像畫作品,有不少是李梅樹身邊女眷擔任模特兒。她們不是藝術家凝視和再現的繆斯,而應該說是藝術家透過與她們的合作和協助,體現自身對美的理想追求,希望畫出女性天生、自然的美,當中也蘊含著李梅樹對熟悉的家人親厚的感情。(全文閱讀573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李梅樹:真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