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緣李梅樹
戰後台灣現代藝評與「本土新派」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1895-1945),屬於台灣第一代藝術家李梅樹(1902-1983)的創作實力與風格早被各界肯定。戰後,他時年四十四歲,正值藝術高峰。從藝術青年成為畫伯,角色轉換,李梅樹擔負起培育新一代台灣藝術新秀的責任,自己也多了三峽祖師廟重建者及地方政治領袖的頭銜。
台灣政治環境劇變,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衝突活生生地上演。1946年省展開辦,「正統國畫論爭」浮上檯面,此議題受到比較多的研究關注。論爭的焦點除了是日本畫、國畫的材料、類別與命名區辨,也包含文化認同的觀念校正(參見拙文〈台灣戰後初期「正統國畫論爭」中的命名邏輯及文化認同想像(1946-1959):微觀的文化政治學探析〉,刊於《藝術的張力:台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於此之際,寫實主義的批判也方興未艾,值得同步關照,因為是連動的關係,牽涉更高的層次。這是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對台灣美術發展總的衝擊與影響,亦即抽象與寫實的對立――前者反映在抽象水墨、非具象繪畫,所謂「新派藝術」,反而較為清晰可辨;後者則牽涉到本土、傳統與創新的路線辨證,因為創作形式是寫實具象,只能從題材的表現捉摸其意涵,因此更為幽微難辨。
1982年10月,李梅樹過世前一年,他的〈一甲子真善美的追尋〉意有所指的感言,值得探究:
在日本求學期間,雖然正值野獸主義等繪畫思潮風行日本畫壇,造成極大的衝擊,卻始終不曾動搖自己的理想,仍然秉持一貫的自信與執著,堅決肯定自己所喜好的寫實創作風格。1950年代,國內抽象繪畫風起雲湧,熱鬧非凡,一時附和之聲四起;但這一切都不足以搖撼我的信念,依舊朝著寫實這條筆直而深入的道路昂然前進,無視外界任何批評與褒貶。──李梅樹紀念館官方網站「畫家自述」
一位真誠的創作者有所堅持是必備的特質,但他寫實、本土的路線,也頗為自覺地感受到藝術潮流的壓力。就此判斷,他的藝術創作觀念有對位的思考,顧慮到外在藝術環境的變遷。
戰後台灣美術寫實主義之探討,李梅樹的創作是頗為恰適的例子及切入點。一些評價顯示,一方面確認他從日治時期延續下來的優異實力,另一方面也點出解讀上的困境(或衝突)。1959年11月27日在台北中山堂的首展,《中央日報》報導:「李氏油畫以寫實主義為中心,並融合有理想主義之色彩,造詣之深,藝壇早有定評。」王白淵對他的風格歷程有簡要的提示:「概觀李氏藝術,初受印象派影響。然後遍歷古典派、自然派、後期印象派,最後深入自然研究階段。」(〈李梅樹個展觀感〉,《聯合報》,1959年11月30日)隔年,台北西寧南路全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展覽的介紹是「開本省風氣之先河,堪稱本省畫壇之先進」。1962年他在海雲閣展出五十件,當時的報導描述為「當代中國寫實派權威」。不過,施翠峰(原名施振樞,1925-2018)在1954年台陽美展的評語頗為嚴厲:「李梅樹的作畫,也許是積重難返,似乎早已定了『型』,以他那種健實的寫實技法說來,他如能予以新的蛻變,對他作品的評價,不知會增加了多少,令人惋惜。」(全文閱讀573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李梅樹:真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