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生之所達
專訪「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張懿文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主辦的台灣美術雙年展(以下簡稱「台雙展」)自2008年開辦以來,今年來到第八屆,在徐文瑞與張懿文共同組成的策展團隊規畫下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為題,藉由兩位策展人對身體/肉身、主體性、技術哲學、解殖、戰爭和原民性等議題的長期投入,帶領觀眾進一步透過卅二位/組藝術家/團隊展呈的平面、錄像、雕塑、裝置與噪音/聲音、表演、行為等展演型態作品,探討技術在數位時代的生態系統中對政治、身體和生活的全面影響。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張懿文
(圖版提供:張懿文)
蒂摩爾古薪舞集×林文中〈去排灣〉於展場演出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現職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的張懿文以舞蹈表演和身體理論見長,著有《不舞之舞:論當代藝術中的舞蹈》,過往透過《PAR表演藝術》、《藝術家》、《劇場.閱讀》等平台發表藝術評論和研究專文,並擔任2021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覽「數位肉身性」之策展人。無論是書寫還是展覽籌畫,張懿文均不斷深耕當代藝術之身體展演與技術演進之間的有機互動。
筆者於2022年11月28日與張懿文進行訪談,她娓娓道來本屆台雙展的當今技術時代萬物有情概念的緣起及展覽籌畫的種種思維,例如從台灣歷史、當代藝術、原民復振來反思台雙展的定位,以及「表演轉向」(performance turn)的視覺藝術展覽之於身體性、技術性議題的探討等。
羅珮慈(以下簡稱「羅」):在簡述本屆台雙展主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時,您們策展人提及當前技術時代裡萬物有情的概念,進而反思台灣的歷史脈絡,更加認識自我。您們認為在這個時間點提出此主題的關鍵性為何?本屆台雙展如何做為一種認識、梳理、探問台灣內涵的途徑?您會如何描述台雙展在台灣當代藝術生態圈中的特殊性?
張懿文(以下簡稱「張」):我覺得有幾個不同的切入點可以去思考此次主題,這與兩位策展人的研究興趣相關。以我來說,過去策展的展覽都與技術哲學、身體實踐議題相關,比方2021年的「數位肉身性」;徐文瑞則是延續文化政治、現代性的脈絡來探討原民性,突顯每個地方的在地性對於回應全球議題的觀點不盡相同,而這其中也牽涉技術哲學的面向。
我們起先在思考的時候,便是尋找雙方關注的議題焦點做為切入點。我們很早就確定要談的是「問世間」,而我們所要問的「世間」,指的是技術發展的當下世間,然而這個「當下」誠然經過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變過程。我們一開始討論的共識是「必須要強調我們現在存在的這個當下」,它其實面臨很多技術的新挑戰,有點像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著作《21世紀的21堂課》,書中提到人類未來的兩種狀況,一是數位技術,一是生物科技。
邱建仁作品於展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相對於最先確定所欲談論的「技術性」,「情」則是徐文瑞率先提出的面向,我認為「情」涉及徐文瑞在中國傳統哲學以及近年對於原民性的研究發展,事實上,原住民族認識世界的理解方法與所謂的現代性理解方式很不一樣。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斷想強調「情」跟身體之間的羈絆,如果用很古典的方法來看,身體與心靈的二分法之下,通常都會看重(value)心靈這一塊,身體則往往會用邏輯和理性與否來予以駁斥,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古老的命題。身體就跟感情一樣,都是被邏輯、理智所論及的層面,著重於科學、演算等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真理,然而身體與感情都是無法被量化的、無法完全以邏輯論述的,但這點在現代性的脈絡下經常被忽視。
我們很快地找到一個想要談的共識:即便在技術發展狀態之下,人們仍然沒有辦法脫離所處的情境,而這個情境非常仰賴「情」之間的連結;所有看似很高科技的生活均蘊含著「情」,例如希望機械運作正常而擺放零食「乖乖」等作為。換句話說,隨著現代技術發展,我們的世界並非走向極端理智、富含邏輯性,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許多生存仰賴的寄託之情。
我們便是先有了這樣的概念,進而發想出主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這個詞句轉化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而此詞句有個讓人容易記憶的好處,它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以為展覽專注於談論男女之情,而我們便是借助它蘊含的情感故事來挑戰人們對此詞句的刻板印象,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考方式。我們在本屆台雙展欲藉由「問世間」──問網際網路數位科技發展的這個世間──人類彼此之間、人類與動物之間以及人類與非生物之間,如何建立人和世間的關係,進一步談論「萬物有情」的概念。
引爆火山工程作品於展場一景
(攝影:曾筱如)
策展論述的開頭提及「情」在中文語境裡,含括情動、情慾、情緒、情狀、情況、情勢等字根意涵,意味著「情」並不僅止於從「人」做為個體出發,而是宇宙的生生不息;它趨近佛學「菩提薩埵」的眾生有情,而這種情狀即是宇宙裡面的循環概念。我們以此做為「情」的切入視角,聚焦於探索當前時代「情」的關係。
至於反思台灣的歷史脈絡,有鑑於這是「台灣美術」──我其實認為可以將「美術」兩字拿掉,使台雙展不僅止於「美術」(Fine Art)而是廣闊的「藝術」(Art)範疇──雙年展,這個歷經八屆、專屬於台灣的藝術雙年展,每兩年以一個主題檢視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並且共同回應這個時代給大家提出的議題,儼然是當代台灣藝術共同書寫的內容,而十六年來所累積的藝術檔案(art archive),顯然是研究者能夠據以梳理台灣當代藝術發展走向的材料。(全文閱讀573期藝術家雜誌)
【2月特別報導│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