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的未來即將成真?
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可能的未來門檻─藝術與科幻小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迫使許多國家採取嚴謹的封城防疫措施,隨之2022年面對俄烏戰爭引發的國際政治危機與能源困境,再加上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失調和環境挑戰日益加劇。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於去年11月初推出大型特展「可能的未來門檻─藝術與科幻小說」(展期至4月10日),除了策展概念新穎之外,同時呼應上述這些深受注目、引發社會多方討論的重要議題。
此次特展的另一大特點便是在於視覺藝術與文學創作的串聯,引用科幻小說類別裡堪稱經典的重要著作做為展覽五大篇章的標題:英國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1931)做為首篇,四位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神經喚術士》(1984)、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1968)、哈利.哈里森(Harry Harrison)的《超世紀諜殺案》(1966)以及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的《撒種的比喻》(1993)分別為後四篇章的標題。這五部科幻小說巨作成為策展人亞歷珊卓.慕勒(Alexandra Müller)的策展基礎架構,進而探索「反烏托邦」、「駭客與虛擬實境」、「人造世界」、「人口過剩與資源枯竭的未來」以及「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e)等議題,邀請觀者審視和省思社會與資源、科技與人文、生物與自然、人生與生命之間複雜的關係。
科幻小說中的未來即將成真?
與其視科幻小說為一種〔文學〕類別,本展視它為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模式、一個了解世界的開放性工具,目的是想像並改變我們的未來。──龐畢度中心主席羅蘭.勒龐(Laurent Le Bon)、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館長齊亞拉.芭利希(Chiara Parisi),《可能的未來門檻,藝術與科幻小說》展覽圖錄〈前言〉
從這樣的基礎出發,展覽第一章,赫胥黎描述的「美麗新世界」為了保持社會安定、控制全球人口數量與自然資源的充足,反而發展出相當森嚴的社會階級管控制度,並只允許單一群體性的思考模式,最終形成一個毫無個人自主意識的社會。就像科朗.克拉佩格(Konrad Klapheck)想像的〈戰爭〉中只遵循獨一命令的機械軍團;此一可怕的惡夢也具現在拉麗莎.杉蘇(Larissa Sansour)的〈國家領土〉,這是一幢位於耶路撒冷市中心、與外面世界完全隔絕的高科技警控高樓大廈,它提供巴勒斯坦人民平穩生活的安全環境,但徹底對外封閉,藝術家以此作批判長年以來和平無解的以巴衝突。杉蘇所想像的未來科技大樓呼應著比利時WAI建築智囊團(WAI Architecture Think Tank,由克魯茲.卡塞爾〔Cruz Garcia〕、娜塔莉.弗蘭克沃斯基〔Nathalie Frankowski〕於2008年成立)的〈前衛都會〉其中充滿曾真實存在抑或是想像的知名建築物、紀念碑、設備等,面對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未來的化石界域〉與約翰.伊薩克(John Issacs)被人工廢棄物逐漸汙染、侵蝕的可憐巨人〈是比多還要更多〉,它們均呈現出相當悲觀與「醜惡的新世界」。
「神經喚術士」和「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兩個篇章在展覽中前後呼應,雙雙以處理資訊犯罪、網際駭客、人工智慧、基因工程等數位科技相關議題為主。威廉.吉布森筆下的《神經喚術士》主角網路駭客凱斯(Case)的工作環境具現在藝術家喬恩.拉夫曼(Jon Rafman)的攝影作品〈面對一位旅行者開放的精神世界〉,徐梯善的〈呼吸4〉則呈現神經喚術士的真實面貌;《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中由菲利普.K.迪克想像的生化人世界被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改編為「銀翼殺手」(1982年在美國上映),在電影裡生化人已經得以大量生產,對應展場中美國藝術家西勒.德維─哈柏格(Heather Dewey-Hagborg)有辦法從街頭上的頭髮、香煙、口香糖中擷取人類基因來還原重現其真人面貌的〈奇異視觀,來自紐約街頭的肖像與樣本〉。而奇奇.克艮琳(Kiki Kogelnik)的〈女性機器人〉、李昢的〈轉錄(漂移與散射)〉、馬修.布里昂(Mathieu Briand)的〈機器人〉、安娜.烏登博格(Anna Uddenberg)的〈偎擁座椅〉,或是蘇妃亞.克瑞茲特(Zsofia Keresztes)的〈無私他者〉與〈拉鋸戰鬥面具〉的詭異雕塑,各影射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高科技資訊普及化而興起的科幻電影中有著自我意識的機械生物。(全文閱讀574期藝術家雜誌)
【三月專輯│近未來的科技、身體與生命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