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典藏上色!保羅.史密斯眼中的畢卡索
兩位創意大師的對話,巴黎畢卡索國立美術館向大師致敬
畢卡索1973年4月8日在法國南部的穆然(Mougins)過世至今滿五十年,為了向這位20世紀的藝術大師致敬,巴黎畢卡索國立美術館特別邀請英國知名時尚設計師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擔任藝術總監,在3月8日推出一場前所未見、充滿巧思的典藏特展「歌頌畢卡索,為典藏上色!」(展期至8月27日),共佔據該館的二、三樓。在此值得提醒的是,畢卡索國立美術館保存近五千件畢卡索的藝術作品,以及近廿萬件的私人筆記與檔案,可謂是這位西班牙藝術大師舉世無雙的重要典藏。
保羅.史密斯(右)、巴黎畢卡索國立美術館館長瑟希爾.德伯芮與畢卡索〈閱讀〉合影 ©Vinciane Lebrun / Voyez-Vous
一場兼顧時序性與主題性的藝術旅程
邀請一位時裝設計師為藝術展覽設計布展並非前所未見的創舉,但用「現成物」和「時尚廣告」來開啟這場特殊的展覽卻是相當聰明的做法,突顯出這位「藝術總監」的巧慧。首先,觀者或許和我一樣,並不知道畢卡索曾經在1951年5月號《時尚》(VOGUE)雜誌中的廣告頁上作畫,他透過戲謔與誇張的圖象以一種開玩笑的態度醜化每位模特兒,或是讓她們被荒謬、猥褻的怪物威脅,完全瓦解美麗畫面的視覺效果。而保羅.史密斯看似也透過這組插畫系列,以一種自嘲的態度來看待他這次受邀擔任藝術總監的身分。
於展場入口展出的另一件重要作品是畢卡索作於1942年的〈公牛頭〉,是他最知名的現成物作品之一,僅以腳踏車的座椅和手把組成。此作應用簡單但深具巧思的「組合」(assemblage)創作手法,其中除了可見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之外,也與他和喬治.勃拉克(Georges Braque)在1907年創立的立體派(cubisme)理論有因果關係;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立體派的構圖原理,其原則是尋求跳脫透視法則的規範,企圖抵消景深之間的關係,以推廣一種全方位幾何化、重組性與剪貼式(collage)的表現模式及美學觀,宣稱得以揭發世上萬物的形體。因此,透過此一概念所達到的繪畫(藝術)效果將不是「攝影性」的真實表象,而應該是「組合性」的合成結果,並帶有深層的象徵意義。
用這兩件作品開啟此次展覽,保羅.史密斯刻意將「組合」與「剪貼」的藝術創作手法做為構思本展的主軸,以一種摻雜時序與主題的布展模式一系列地呈現畢卡索從1901年來到法國之後開始嘗試並經歷過的不同藝術風格與創作階段――從藍色時期到玫瑰色時期、從〈亞維儂少女〉到立體派、從以舞者和雜技丑角為主角的〈遊行〉芭蕾劇景布簾到批判西班牙內戰的〈格爾尼卡〉壁畫、從以鬥牛(Tauromachie)和艾德華.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為主題的素描與繪畫系列,一直到創作晚期過世前完成的「最後時期的畫作」(1969-1973),完整地鋪展畢卡索重要的藝術階段與創作精神,突顯出他得以從其他文化與藝術(諸如非洲面具、超現實主義、古典主義、現成物雕塑、陶藝、蘇聯芭蕾舞劇、西班牙鬥牛傳統等)汲取靈感,將之吸收、融匯後再發展出一種專屬藝術家自我藝術語彙的能耐與天賦。
巴黎畢卡索國立美術館「歌頌畢卡索,為典藏上色!」特展中的「組合與剪貼」展室一景 ©Vinciane Lebrun / Voyez-Vous
巴黎畢卡索國立美術館「歌頌畢卡索,為典藏上色!」特展中的「紋路線條」展室一景 ©Keith CHENG
色彩與布景,一場直覺性的視覺實驗
我希望提供一個非傳統性的視覺經驗以吸引年輕人與不熟悉畢卡索的觀眾的關注。那是一種更近自發性、更近直覺性的做法。因為那也是我一貫的工作模式。──保羅.史密斯
此次由保羅.史密斯擔任藝術總監,在巴黎畢卡索國立美術館館長瑟希爾.德伯芮(Cécile Debray)的主導與策展人喬安.史奈奇(Joanne Snrech)的協助下共同完成的特展,大致上遵循畢卡索的藝術創作時序,但保羅.史密斯當然也沒有忘記在其中融入自己的風格,除了展覽入口之外,還有一間布滿不同花紋圖樣壁紙、以展示立體派畫作為主的「組合與剪貼」展室。另一間歌頌多彩「紋路線條」(Les rayures)的展室集結五件相當重要的肖像畫:1932年的〈閱讀〉、1937年的〈朵拉.瑪爾肖像〉和〈瑪麗─泰蕾莎的肖像畫〉、1939年的〈坐著的戴帽女子〉與〈戴條紋帽的女子半身畫像〉。這些畫作事實上完成於不同的創作時期,但透過這次機會將之集結,其中重要的視覺特色一目了然地羅列在觀者眼前,觀者在作品中到處可見多彩的「紋路線條」──在人物的臉上、帽子上、衣服上,或是背景的牆上、沙發上……,而此一視覺經驗完美地呼應著人們印象中保羅.史密斯時裝設計生涯最重要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誌性風格與特色。(全文閱讀575期藝術家雜誌)
【4月專輯│永遠的畢卡索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