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
台灣現代雕塑先鋒黃土水的大理石雕塑〈甘露水〉在銷聲匿跡長達約半世紀後,2021年於北師美術館當年度大展「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重見天日,以這件百年雕刻鉅作配合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接續於2022年夏移師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今年,國立臺灣美術館自3月25日起,聚焦黃土水的一生、藝術成就及其對台灣美術史的貢獻,推出「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特展,搭配為期兩天的「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隆重迎接這件曠世巨作以國寶之姿回歸國家典藏。
日治時期起,受到現代化的文化政策影響,「雕塑」概念開始產生,並被納入當時的新式教育制度與官方美術展覽體系,台灣身處中式傳統、日本殖民、西方文化的交會點,此時期接觸與吸收不少外來的藝術思潮,當時一批有志於發展雕塑藝術的台灣菁英,如黃土水、陳夏雨、蒲添生、林坤明等,在台灣的文化底蘊基礎投入雕塑,結合傳統技藝與新時代的技術、思想,為台灣雕塑開展出嶄新的時代風貌。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於研討會開場時特別提及,讓一名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從歷史中再次復活,除了舉辦展覽面向大眾,更倚賴深度研究,讓其作品與意義被世人適當理解與評價,達到鼓勵後代持續創造屬於自己時代的藝術作品,豐富社會美學價值的目的,「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以此為核心,除了安排兩場專題講座,邀請台灣文史專家李欽賢、藝術史學者顏娟英與聽眾分享黃土水的創作歷程,以及台灣美術研究的近期新發現,也邀請廖新田、白適銘、岡田靖、張元鳳、熊澤弘、村上敬、田中修二、鈴木惠可、薛燕玲、林振莖(依發表場次排序)共十位台灣及日本學者討論台灣近現代雕塑不同面向的議題,期待藉此帶來更多具有深度的視野,激發更多學者投入台灣雕塑藝術的研究。
專題演講一〈艋舺.大稻埕.高砂寮─黃土水藝術旅路〉╱李欽賢
首場專題講座由李欽賢以「艋舺.大稻埕.高砂寮─黃土水藝術旅路」為題,採生動的說故事方式,介紹黃土水從出生到去世的人生歷程,並整理當時的時代背景。黃土水出生於甲午戰爭結束、台灣被割讓予日本的1895年,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帶領下,日軍從澳底登陸,6月進入台北城,不久後便控制了台灣全島。黃土水自幼在台北艋舺祖師廟後街成長,不同於龍山寺年年改建,祖師廟一直以來鮮有變化,李欽賢以倪蔣懷等人的畫作,分析附近還有一座馬偕出資建造的基督教堂,中法戰爭時期曾被搗毀,重建後增加了很多融入在地建築樣式的寶塔形屋頂,不過這些舊景在經過都市計畫改建後,如今已與當時完全不同。以人力車木工師傅為業的父親去世後,黃土水與母親遷往大稻埕投靠住在真人廟附近的二哥,並進入大稻埕公學校(現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國民小學)就讀,當時日人仍以媽祖宮部分廂房做教室,黃土水相當用功,從廟宇內各種木雕與工藝中獲得靈感,反應在表現相當傑出的手工科成績,隨後考上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現台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畢業後回到母校擔任教職,沒多久便被保送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以作品〈蕃童〉成為首位作品入選帝展的台籍人士,並被報章媒體大肆報導,在台灣知識份子間成為眾所皆知的楷模。在東京美術學校求學時期,黃土水跟隨本是民間雕佛匠師的主任高村光雲學習木雕,此次展品〈牡丹〉便是這時期練習雕刻刀的習作之一。
李欽賢在解說同時也輔以許多舊照,如黃土水寓居的宿舍高砂寮、上野車站等,讓聽眾能更貼近時代氛圍。從木雕進入大理石雕刻,李欽賢則提及日本的《藝術新潮》雜誌曾報導被遺忘的日本大理石雕刻先鋒北村四海,黃土水在日本時應看過其雕刻,後來又在池袋得知義大利雕刻家貝希(Ottilio Pesci)的資訊,開始接觸石雕,1919年開始創作〈甘露水〉,並在1921年以此作入選第三屆帝展而聲名大噪。1923年,皇太子來台時,黃土水也在總督官邸宴請的賓客名單中,可見其在台灣藝壇的分量之重。(全文閱讀576期藝術家雜誌)
【5月專輯│黃土水的生命與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