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雕塑」的命名
作者按:本文為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3月25日至26日)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之部分摘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的雕塑觀念出現「台灣雕塑」、「中國雕塑」、「現代雕塑」、「中國現代雕塑」、「本土現代雕塑」等詞,如何解讀這些用詞之異同?是否有另「類」(類別)意義?該文從此問題意識出發,釐清其可能的觀念發展歷程,進一步探析可能的內在意義,或許有助於深化台灣雕塑觀念的理解,以及豐富整體台灣藝術史的細節。本文初探發現,戰後的台灣雕塑發展,從日本寫實風格出發、奠基,歷經中國、現代雕塑的觀念衝擊,以「歷史重層」的型態(先後進場、並時作用),一條融合傳統、現代與本土的雕塑方向於焉形成──中國現代雕塑、本土現代雕塑。和台灣繪畫發展一樣,反映著大時代下社會與文化的變遷,多元、豐富而韌性。
「台灣雕塑」從黃土水開始
黃土水1922年於《東洋》雜誌3月號發表〈出生於臺灣〉,內容慷慨激昂,讓後人感受到台灣藝術家創作的熱情,以及象徵一個「台灣崛起的寓言」──有論者以此描述之。文章題目不只是一般的創作自述,而是以「他者」台灣來對照日本(做為殖民統治者)與西洋(做為現代藝術的本源)雕塑藝術,是「台灣雕塑」一詞的濫觴。〈出生於臺灣〉有恨鐵不成鋼的慨歎,其中小標題「我們美麗的島嶼」顯示他的文化認同,接下來「幼稚的藝術」抨擊當時在他眼中台灣藝術水平低落,如廟宇裡的人像比例幼稚與色彩低俗,最後期待「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1923年,《植民》雜誌「行啟記念臺灣號」也刊登另一篇內容近似的文章,除鼓勵台灣青年奮進與台灣文化向上提昇,題目強調台灣美術必須從傳統過渡到現代,更直指台灣雕塑何去何從的議題核心。同年,另一篇訪問〈臺灣的藝術係中國文化的延長與模仿─黃土水痛嘆〉,談到他的「台灣雕塑觀」:「台灣卻幾乎看不到什麼(藝術),有的只是延續或模仿支那文化的罷了!」而追隨的目標則是日本廟宇與藝術。這裡可以推知黃土水的雕塑美學判準或要求。
施翠峰、王白淵、蒲添生回顧雕塑發展
第二次大戰前後,台灣雕塑創作持續一段「小而美」的發展。幾個重要的時代斷點值得注意:1941年,台陽美展增設雕塑部,陳夏雨、蒲添生和鮫島台器為創始會員(而1927年開始的台、府展直到1943年合計16屆,仍然維持東洋畫與西洋畫,並未設立雕塑部門)。1946年的全省美展設雕塑類。1949年起,受日本雕塑家朝倉文夫教導的蒲添生開設台灣省教育廳委託辦理之暑期雕塑講習班長達十三年;換言之,台灣雕塑人才的養成從民間開始,日本人像雕塑觀念乃進入台灣社會並廣加應用。1962年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國立藝專」)已成立美術科雕塑組,何明績、丘雲為時任教師,開始學院系統的人才培育。1967年國立藝專設立雕塑科,首任主任為李梅樹,結合三峽祖師廟重建工程進行建教合作。中國雕塑學會、五行雕塑小集分別於1971年、1975年成立。
1964年7月邀請李梅樹到國立藝專任教並創立雕塑科的施翠峰1954年於《聯合報》發表〈臺灣雕塑界概觀〉,可算是戰後最先討論台灣雕塑發展的專文之一。他以頗為批判的態度概述台灣雕塑藝術發展遲滯,除不受重視之外,停留於寫實而缺乏「新的意識和新的造形形態」、與世界潮流脫節等是主要原因,因此疾呼找出問題癥結並思改善之道。隔天第二篇,他又以「台灣藝壇奇才」介紹黃土水,短文開宗明義:「在台灣雕塑史上永久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黃土水先生。他是在這荒涼的雕塑所開的一朵綺麗的奇葩,可惜曇花一現,其藝術生活僅十幾年,即與世長辭。」(全文閱讀576期藝術家雜誌)
【5月專輯│黃土水的生命與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