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權力角力場的藝術
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關鍵斡旋」
Chim↑Pom 道 2017 限地製作 尺寸依場地而定
人類社會中的交流與溝通多建立於語言之上,從自身主體出發,與他者產生關聯;而藝術做為一種超越書寫性、敘事性與結構性的表達手段,如何能夠扮演介入社會並尋求溝通的角色,挑釁既存的權力結構,於權力體系中爭取一位置進行協商、談判,甚或成為磋商的有力籌碼?
陳依純、羅禾琳 隱形的方向—台灣 2017 影像紀錄 尺寸依場地而定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下簡稱國美館)主辦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今年命題為「關鍵斡旋」,邀請來自日本的漥田研二、印尼的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伊拉克的瓦姍.阿爾—庫戴立(Wassan Al-Khudhairi)三位國際策展人與館內研究員林曉瑜組成策展團隊,帶來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的觀察,探討藝術所具有之社會性功能,進而針對斡旋一詞提出不同解讀途徑,拓寬藝術於不同層次的人際網絡之中可牽涉面向的想像。
黃宇軒、林志輝 打氣機 2014 錄像、文獻資料、平板電腦 尺寸依場地而定
解構二元以進行斡旋
自國美館外一路綿延直搗館內大廳的突起柏油路,為日本藝術團體Chim↑Pom的作品〈道〉,以太陽花學運為創作靈感,呼應發生於道路上的社會運動,如集會遊行、靜坐抗議等。其貫穿館內外、跨越內空間與外空間分界的意象,除了延續以公眾力量拓出言說與行動空間之精神以外,亦提出二元對立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藝術家透過圖象、聲音、行動等方式,得以鬆動內/外、官方/在野、服從/反抗等封閉的二元結構,挪移出其中蘊含的空間,容納或揭露原先即可能具備的差異性,並以此做為進一步協商的基礎。
小泉明郎 夢想儀式(今日我的帝國吟唱) 2016 三頻道錄像裝置 27’30” 藝術家自藏、安娜.葛林畫廊、無人島製作藏(攝影:椎木靜寧)
由此觀之,藝術並非以強力之姿推翻穩固的權力結構,而是以穿透或流動的型態游移於架構之中;如陳依純和羅禾淋持續性的創作計畫「隱形的方向」,藉由透明的顏料在台灣國幣及新加坡街頭進行塗鴉,或利用加密技巧上傳影片以逃脫中國的審查機制等,諸如此類遊走於法規邊緣的一連串藝術行動,正是以遵從又違抗的方式,模糊出曖昧的灰色地帶,其富有的流動性、滑溜性等特質,也成了與權力斡旋的先天優勢。
朴慶根 軍隊:六十萬幅肖像 2016 雙聲道高清1080P雙頻道錄像 17’30” 藝術家自藏
詰問國家機器與民族主義
具解構潛力的藝術,得以更進一步做到什麼樣的層次?香港藝術家黃宇軒與林志輝的作品〈打氣機〉在香港2014年雨傘運動前的「預演佔中」,將網友於「打氣機」網站的留言投影至香港政府總部的外牆,讓受到包圍的佔領者得以接收到外界支援的聲浪。今年,在中國官方慶祝香港回歸廿週年的同時,藝術家於社群媒體上播放〈倒數機〉的倒數過程;在中英聯合聲明中,英方應允香港脫離殖民後將維持五十年不變(至2047年7月1日),被視為法治與人權的五十年保障,而〈倒數機〉顯示的數字即為五十年承諾截止日期的秒數倒數。
日本藝術家小泉明郎的三頻道錄像裝置〈夢想儀式(今日我的帝國吟唱)〉,從藝術家一場記憶鮮明的兒時夢境出發,探討個人如何消亡於失控的愛國主義,非以民族為信仰者即遭剷除的情境,呼應如今民族主義抬頭的光景,其中驚怖入骨入髓;而同樣以愛國為名,強調集體與統一、否認差異性的兵役制度,則側寫於韓國藝術家朴慶根的錄像作品〈軍隊:六十萬幅肖像〉,冷靜客觀的鏡頭細膩檢視個人與集體間的矛盾和糾扯。種種以藝術手法檢視結構自身,探進體系的狹縫之中並挖掘內裡蘊藏的陌生性,皆使藝術家的創作成為權力角力場域中介入調停的利器。(全文閱讀511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