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仁焜 色彩與記憶的慢板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葉仁焜(藝術收藏+設計 2023年6月189期)
為了營造想像中的畫面,使色彩同時輕透卻又飽和、富有層次,在學時就讀水墨組的葉仁焜開始自學膠彩,深入研究結合水墨與膠彩的創作方式,並發展出「關於這城市的氣味」、「崩解的信仰」、「星星、花火與理想生活」等多個描繪人之情感與狀態的系列創作。葉仁焜的作品以隱晦、詩意的方式,傳達生活中的思想與感受,始終貫穿著惆悵的基調。膠彩的使用放慢敘事與傳遞的節奏,凝滯了時空記憶,畫中景象看似自然,實則是通過擬造、拼湊、組合而成。對觀念與媒材表現的探索,展現出葉仁焜創作中的當代特質。
葉仁焜
問:在創作中描繪人的狀態與情感,對你而言有怎樣的意義?
答:創作記錄了我在生活當下遇到的事情、我的所思所想。我總是有很多事情想說,但又不願意直接地說,因此我會再將它們轉換很多層,成為最終呈現在畫布上的樣態。或許在直觀、快速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只能觸碰到事情、情緒的表面,如快速播報的社會新聞,可能過2、3年就會被人遺忘、失去共鳴,但我認為我的作品在時間沉澱後仍然能傳遞、討論這些感受。也因為膠彩本身是一種繁複又「慢」的媒材,須等一層乾去,才能疊上下一層,這樣的操作條件更放慢了我表達的速度。有時,我彷彿藉此刻意將短暫的時光凝結起來。
葉仁焜 下雨的時候 水墨、膠彩、銀箔、畫布、絹 90×160cm 2020
葉仁焜 最深的記憶IV 水墨、膠彩、銀箔、黑箔、畫布、絹 120×167cm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