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記憶?誰的歷史感?
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崩塌記憶之宮」
於6月上旬開幕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以下簡稱「C-LAB」)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由游崴擔任策展人,共集結廿五位/組台灣與國際藝術家參展,呈現逾卅件作品分置於C-LAB園區室內外展演空間,在為期兩個多月的展期間透過參展藝術家們的作品與系列公眾活動,探問歷史記憶在當代生活中留存的面貌。
游崴在開幕致詞時表示,此次展覽主要關於歷史記憶,「但不只如此,而更是關於歷史記憶如何被詮釋、被賦予形體,然後在我們當代的生活和文化當中流通,並產生新的意義」。我們的記憶包含個人層面在過去形塑自我認同的重要轉折或創傷,也身經與處於同時代的人們一起共度的大事件、彼時流行的日常/大眾文化經驗等,「當中的歷史記憶在當代的狀態,其實一定是透過轉化才會成為一個能被感知的東西,這構成了我們今天在談論所謂的歷史時,那種奇妙的當代性。這次展覽雖然是以歷史記憶為展題,可能讓人覺得有點懷舊的意味,不過實際上與其說它是一個關於對過去歷史的凝視,更積極地說,我們更好奇的是這些歷史記憶後來怎麼了?──後來它在當代的生活中所殘留的形貌是什麼?」
策展人所指的轉化有兩條軸線:「一是文本化的歷史,二是物質化的記憶」,兩者交錯成形,使歷史記憶附著於媒介,成為可被觀看、閱讀、聆賞和體驗的形式。而在此次展覽中,這些不同的歷史記憶被藝術家重新編造,呈現出那些看似熟悉卻又不盡然合乎自身所能識別的樣態。值得注意的是,當代藝術家們也無法自外於歷史的河道,意即他們也都與所有的觀者一樣,共同分享著這些集體的文化記憶和歷史經驗,「他們是創作者,同時也是閱聽人、讀者、影迷或樂迷」,他們作品予人的似是而非和似曾相識,有著同樣世代背景的觀者應能從這樣有所(不完全)共鳴的體驗,進一步思考當代藝術打開的歷史夾層。至於再下一個世代沒有相關記憶的年輕觀者,看到的或許一方面能藉此對歷史事件或某些所謂時代的眼淚略知一二,另一方面,這些經過轉化的記憶其實也伴隨著對一部分的遺忘,抑或是透過藝術家所擷取歷史風格的錯置或改編而牽引出不同形式的記憶。
穿梭在C-LAB園區找尋作品時,策展布局上作品與空間的關係賦予了更多可以延伸的詮釋。游崴表示,「崩塌記憶之宮」做為C-LAB年度大展,展覽佔據園區五個地點:聯合餐廳、圖書館、通信分隊、美援大樓等四棟建築物的展演空間以及戰情大樓前廣場,而不同展場各自對應著不同的主題。「聯合餐廳設置的作品觀照虛構的歷史感,或是以一種後設的方式去重新探討何謂歷史感;通信分隊和美援大樓是關於政治社會事件以及大敘事;圖書館展場則關注於個人的經驗、日常生活、大眾文化以及業餘者的創意致敬等。」
挾著這樣的意識,我們看到李勇志〈掉漆夕陽〉裝置在聯合餐廳建築的外部一隅,以烤漆面板構成似廣告看板的造形玩味「夕陽」的懷舊象徵在符號意象和網路次文化迷因圖的雙關性;作品的噴霧系統則將使它加速鏽化變質,形成在實體和數位空間上兩相不同的狀態。游崴認為該作的夕陽所指涉的歷史感與懷舊之感在符號和物質的意義上都帶有一種衰敗的元素:「這件作品很有趣地反映了這個展覽所欲探討的題目:我們時常在思考所謂的歷史感的狀態時,它在物質和在文化的意義上究竟意味著什麼?」
安德列.巴宏(Andrés Baron)的〈印製夕陽〉錄像中呈現一對男女如情侶一般地依偎著,神情專注望向遠方的夕陽,珍惜著最後一縷暖陽的時光,但隨著鏡頭緩慢重複推移,觀者最後卻會發現他們所凝望的其實是在看板上的假夕陽,藝術家抽取好萊塢電影的浪漫愛情公式和典型場景,引人入戲之後,卻又予以揭露;在同一空間與之對應的是許芝瑜〈發掘現場:馬鈴薯形石器(蝠紋樣浮雕)、啞鈴形骨骼等〉是一座似考古發掘現場又是滑板練習場的大型裝置,並展呈現場出土的虛假考古文物。她讓觀者想像滑板運動者和考古學家進入這個凹陷空間時不同的身體感和其中的經驗交集。傑克.伯頓(Jack Burton)限地製作的〈長途公路旅行〉截取出公路電影影像中令人熟悉的諸多元素裝置於空間,搭建出這些人們一生中總是會走過或遇見的地方,也關於城市中的孤獨體驗。
通信分隊展演空間盛放的是關於重大政治、社會運動或災難事件的作品。崔元準〈今日亞非〉展呈的多件立體雕塑和照片放置在如祭壇的台座上,藝術家透過翻拍北韓政府國家檔案再輸出影像或3D列印,將早年北韓政府於冷戰期間跟建立邦交關係的非洲國家互相贈予的外交禮物重新集結於當代現場,並同時展出共產陣營政治大外宣的宣傳影片。武田慎平的「痕」攝影系列是他在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從當地採集了十六個受輻射汙染的土壤樣本,並將底片埋在土壤當中進行感光,經過數個月後再挖出底片、沖洗成像;他利用底片的物質性創作出無相機拍攝的攝影作品,可謂極為真實地記錄下福島核災的影像。這起重大災難的影像紀錄,所呈現的卻是如宇宙深邃的星群。 位於圖書館展演空間二樓,李漢強的〈漢強影音〉召喚已然消逝的DVD燒錄文化,他以勞力密集繪畫方式手繪出光碟、DVD封套等「拷貝」串流影集劇照,猶如讓觀者回到串流影音時代前的DVD出租商店,也影射如今的觀影者受困於過剩的影音產物無法自拔的處境。
「崩塌記憶之宮」的題旨和對記憶與歷史的思辨,令人聯想到法國歷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創造的詞彙「記憶所繫之處」(Les lieux de mémoire,其主編之同名著作中文版由戴麗娟譯):它們是集體記憶中有形的物質、具體的地點,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文化象徵,且不僅止為被認知的客體,還必須是情感的來源,包含人們對過去痕跡的感性互動,使這些對象不再只是客觀的存在,更在時代推演下對它們的記憶的流轉而持續產生新的意義。諾哈提出了另一種書寫法國史的方法,而「崩塌記憶之宮」或許可以說是以當代藝術的語言具體而微地體現這些歷史記憶凝結成形的過程,雖然它們帶著片面、破碎或是個人主觀的意念,但始終相伴我們前行。(全文閱讀578期藝術家雜誌)
【7月專輯│致未來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