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圖修復生態,到想像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
巴黎皮諾典藏─商業交易所美術館「暴風雨前夕」
巴黎皮諾典藏─商業交易所美術館(Bourse de Commerce - Pinault Collection)當期以「暴風雨前夕」(Avant l’Orage)為題展出包含皮諾私人收藏在內的一系列精選作品(展期至9月18日)。十五位藝術家的錄像、攝影、繪畫、雕塑或裝置作品,除了氣候與生態的命題之外,也體現近年來私人收藏因應綠色新政、氣候危機等大環境氛圍所產生的轉變。
皮諾典藏─商業交易所美術館這座可上溯至16世紀的歷史建築在1889年變身為(證券)交易所之前,曾是巴黎市的糧倉長達上百年,而在當年世界博覽會的背景下,它無疑是全球化與殖民主義對地球資源密集剝削的見證者。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改建設計的展館(參閱《藝術家》550期),使我們更能清楚一覽建築的歷史,在頂層壯觀的圓拱玻璃屋頂下,360º展開的廣闊壁畫讓人憶起歐洲中心的過去,四季和各個大陸僅以食物與商業交易資源的樣貌出現。在當下氣候變遷的緊迫性之下,「暴風雨前夕」一展就像是在風眼當中走向隱喻、象徵、寓言或神話,不僅是在這場席捲一切的暴風雨之前,而且是在這場暴風雨之後,大力攪動下想像新的生態系統、生與死、白天與黑夜、人類與非人類……。
死物的花園
美術館中央的圓形大廳空間分為兩個階段展覽,今年2月初開幕時展出越南裔丹麥藝術家傅丹(Danh Vo)的大型裝置,隨後於5月底重新布置泰西塔.狄恩(Tacita Dean)的電影投影裝置作品。傅丹壯觀的裝置作品主要以被狂風暴雨擊倒的樹木構成,被連根拔起的巨大橡樹樹幹由如同支架的幾何結構支撐,其中有五件雕塑分布在人造花園和巨型花道之間,展示了不同的物質狀態(樹木、木材、雕塑);藝術家將自然置於展館的正中央,在百年老樹中種植了其他植物,以生命修復神聖森林的脆弱遺跡。泰西塔.狄恩的電影投影裝置則在暗室中使圓形大廳成為360º圓環狀的屏幕(環狀觀眾席設在中央,正中央則是膠卷投影機等機制,大量膠捲的運動就在我們背後,觸手可及),兩個長方形景框的投影緩緩水平移動相互追逐,呼應玻璃圓形穹頂下的古典壁畫,伴隨著季節不斷更替循環,讓觀眾陷入持續變化的大自然環境,沐浴在暴風雨將至的黃昏光線當中。
暗黑生態學
展覽中,皮耶.雨格(PierreHuyghe)的幾件作品強烈地散發出自然的陰森氣味,無疑極為準確地指向展覽的命題。錄像作品〈未開墾的道路〉展露隱藏在卡塞爾公園「堆肥」中的暗黑混亂,描繪出非人類、狗和昆蟲共生的世界。當然,辨識度極高的莫過於那隻骨瘦嶙峋、一條腿塗成粉紅色的白狗,這正是雨格運用他在2012年卡塞爾文件展當中創作的那一大片自然環境所拍攝的作品。他描繪了有機分解和生成的過程,從非人類的角度描述了這片堆肥花園的微觀宇宙──一個正在成形的時空,地面隆起、工業殘留物汙染地球、瀝青碎片、連根拔起的樹木在泥土中分解,這個屬於死物的地方顯然就是地球的「堆肥」,其中元素和有機體碰撞相互作用而開展了一個新的可能性。這種共生關係被推至極限,展現出一個由種子、細菌和發酵物組成的超現實宇宙,而觀眾跟隨這隻叫做「人類」(Human)的白色伊比莎獵犬穿梭在植物和動物的王國中。在這些畫面之後,觀者無疑只能以另一種眼光來看待一旁雨格所創作的大型水族箱「生態環境」,裡面沒有什麼色彩鮮豔的動植物,只有陰森暗黑的氣氛成為我們想像力的投射屏幕。
和雨格的作品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伯努瓦.皮龍(Benoît Piéron)面臨死亡的作品,患有不治之症的藝術家將一張舊寫字檯改造成袖珍花園,寫字檯的抽屜裡種滿致命的有毒植物、顛茄和曼德拉草等。不是為了毒害他人,而是為了想像自己的死亡,他以同時充滿野性和不確定性的形式體現這種死亡與生命的面對面,逼迫我們思考蔥綠的自然當中潛藏的暗黑死亡。(全文閱讀579期藝術家雜誌)
【8月專輯│藝術中的生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