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更廣泛的生態
泰國雙年展,呵叻2021「泥上嬉蝶:產生合理資本」
2018年,首屆泰國雙年展於南部擁有豐富自然景觀與資源的喀比(Krabi)舉辦,第二屆泰國雙年展移師至位於東北部的城市那空叻差是瑪(Nakhon Ratchasima,慣稱「呵叻」〔Korat〕),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幾經延宕之後,在2021年12月下旬正式開幕,展開為期超過三個月的展覽,展期至3月31日。本屆泰國雙年展邀請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長谷川祐子擔任藝術總監,與藝術家╱策展人黑澤聖霸以及兩位泰國策展人維帕.布利貞農(Vipash Purichanont)和塔瓦蓋.頌孔(TawatchaiSomkong)組成策展團隊,以「泥上嬉蝶:產生合理資本」(Butterflies Frolicking on the Mud: Engendering Sensible Capital)為題旨,集結來自廿五個國家共五十三位(組)藝術家的作品,於呵叻市中心與呵叻府披邁區(Phi Mai District)規畫多個室內及戶外展區呈現。
希沙姆.貝拉達(Hicham Berrada) 預兆2021年4月22日14時12分 2021 3頻道錄像 12’34” 「泰國雙年展,呵叻2021」委託製作 於呵叻伊桑拉賈曼加拉科技大學(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an)4樓展場一景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 Biennale, Korat 2021
泰國雙年展為隸屬泰國文化部當代藝術與文化司(Office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OCAC)官方主導的國際型當代藝術展覽,每屆選擇不同城市為展覽發生場域,在致力泰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之餘,也開宗明義地表明欲促進地方文化觀光與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的企圖,首屆展覽邀請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總監北川富朗加入國際顧問團隊即可見一斑。長谷川祐子在與新加坡獨立策展人Tan Siuli的對話中提到,泰國雙年展做為遊牧型(nomadic)的雙年展,透過藝術探索不同城市的地方潛力和價值,在與藝術家╱專家及當地民眾的合作下,嘗試以藝術實踐視覺化和顯化挖掘這些特質的過程,而策展人們的角色在於催生所有可能的方式來予以啟動和轉化,相較於同樣採遊牧型式於歐洲各大城市舉辦的歐洲聲言展(Manifesta),「其主辦城市多半具備完善的博物館和藝文組織,並在成熟的機制下讓它們能紮實地掌握與了解這個雙年展,泰國雙年展則須面對文化基礎建設未完全到位和藝術機構人員相對經驗青澀的現實條件,無疑是相當大的挑戰,且每一屆雙年展都將移往另一處新的地點。」此次以呵叻為場域的泰國雙年展,長谷川祐子偕同策展團隊思考如何結合當地豐富的自然環境、串聯地方設施與機構,以及呵叻地理位置上處於泰國、柬埔寨和寮國交會的地域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更納入動物和植物為能動者,創造人類中心主義以外的嘗試與可能性。
費德里克.赫雷羅(Federico Herrero) 波浪 2021 壁畫、混凝土 尺寸依場地而定 「泰國雙年展,呵叻2021」委託製作
於披邁國立博物館展場一景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 Biennale, Korat 2021
展名中的「泥上嬉蝶」借喻蝴蝶「趨泥行為」(mudpuddling)的生物面向,除了生態關懷的指涉,更轉化為一個比喻:蝴蝶於泥濘間飛舞、歇腳汲取水分和補充所需的養分與微量元素,泥巴上的蝴蝶代表經過人們在疫情肆虐過後的一片狼藉中,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仍然力圖重整的韌性。
如果說泰國雙年展的立意包括有意將雙年展節慶化、吸引遊客、導入藝術振興地方產業等意圖,本身即蘊含全球化趨勢下發展觀光資源的資本主義思維,如此回過頭來看展覽副標題中言及的「合理資本」,在此特別值得思考,在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伴隨的巨大轉變與焦慮,人們對全球化的反思甚或質疑更臻以往,此時本屆泰國雙年展以此命題「做為提案」,而何謂「合理」的資本,又如何「產生」?
奈爾.科廷(Nile Koetting) 重置時刻 2021 表演裝置、展場製作食用水、花、乾燥花、牙刷、內衣、燈、錄像、手提箱、休閒椅 尺寸依場地而定 「泰國雙年展,呵叻2021」委託製作 於呵叻伊桑拉賈曼加拉科技大學4樓展場一景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 Biennale, Korat 2021
長谷川祐子在策展概念中闡釋此展題啟發自當代知名數理經濟學家宇澤弘文提出的「社會共通資本」(social common capital)所主張具生態和社區意識的經濟體系。他在2000年著述的《社會共通資本》中闡釋這種資本包括:然環境(空氣、水、土壤、森林、河流、海洋等)、社會基礎設施(道路、供水與汙水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力、通信設施等)和制度資本(教育、醫療、金融、司法、行政機關等),這些類型的資本必須由各領域專家經營和管理,而不是交由國家政府監管或是市場來決定,如此得維持社會穩定、和諧發展以及實現公民基本權利;而做為社會的共同財產,「社會共通資本在管理和運用上要基於信託(fiduciary)原則進行信託管理」,按照社會的標準進行獨立和公正的管理並分配其提供的服務,對持有社會共同資本的公民和受託人來說,「合理」即來自於此。長谷川祐子補充道:「〔展題中〕我沒有使用與新資本或資源相關的『生產』(produce),而是有意選擇『產生』(engender)一詞,該詞來自拉丁文動詞generare,意即激發事物潛力的行為。」因此,上述的「生態」並不僅止於自然,更包含人們身處其中的整體環境,「與其對當前的全球資本主義進行批判,不如說當代藝術應可有更適切的實際作用,透過其開放、橫向的特性來創造一個新的『合理』資本,一個能夠持續『產生』的機制。」本屆泰國雙年展在這樣的概念下,與藝術家、建築師、科學家、人類學家等不同領域專家合作,探究如醫院、大學、寺廟、博物館、動物園、公園、陶藝或絲織手工藝製造社區等各種社會基礎設施和制度資本相關場域的潛力與價值。(全文閱讀562期藝術家雜誌)
【3月專輯│當代藝術的未來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