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數位浪潮
藝文生態系的作為和反思?(中)
倫敦|London
政府於文化創意產業面對數位浪潮的衝擊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前文述及的法規研擬和共識凝聚外,確保產業的數位韌性、扶持創意科技產業是泛歐政府兩大政策骨幹。
增進數位韌性與科技識讀能力
英國創意產業政策與研究中心(PEC)近期發表預測報告《網絡轉移:創意產 業前瞻研究》(The Networked Shift: A Creative Industries Foresight Study),認為數位科技打破傳統領域的分類,未來藝術創作和消費習慣將不再遵循過往的類型疆界。在此趨勢下,該報告主張政府應傾力協助文化機構與從業人員培養跨產業的數位韌性和識讀能力,並著力替文化從業者媒合新興科技的資源網絡。換言之,政府的角色應側重協助勞動力轉型,以因應科技造成的產業重整。因此對於藝術創作和文化生產「支援系統」(support network)的再職培訓也將成為關鍵。
上述報告的態度相當具代表性,反映了英國文化政策對於數位浪潮的施力點。政府通過積極提昇產業整體與從業者個人的數位技能(upskill)讓文化創意產業界能夠具備應對未來社會的紮實能力。如此的策略在在彰顯21世紀的當下,知識變得更為動態、適用時效也較過往更短的現象。做為對科技日新月異、知識週期縮短等大環境變化的回應,歐盟文化政策同樣寄託於職場技能的提昇,培養適用於21世紀的數位基礎,期望強化文創從業者與文化機構的科技識讀力,不斷增進產業對尖端科技以及其應用方案的理解。
與此一脈相承的文化政策,包含諸多藝文界數位升級軟硬體工程的實際介入,例如英國遺產基金(Heritage Fund)主打的「文化資產數位技能」計畫(Digital Skills for Heritage)即透過長期幫助文化資產從業者與藝文機構提昇數位量能,讓產業保有競爭力和續航力。在廣泛徵詢業界後,該計畫更籌組數位文化資產中心(Digital Heritage Hub)一站式資源庫,推出常見問答集,透過學習單式的主題策畫,深入淺出地解析新興科技的概念以及於廣義文化資產產業的應用方案,內容實用易懂,提出的應用方案亦容易上手,可望成為數位資源不豐的中小型文化機構的強力後盾。
除了數位技能提昇外,西方政府也側重產業研發。英國政府近期宣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群集計畫」(Creative Industries Clusters Programme)即投注高達8千萬英鎊鉅資,誓師打造國家級的沉浸式故事中心「未來故事學院」(Story Futures Academy)以及全新文創數位政策研究中心。AI成為該項目下銀幕產業研發的重點工程之一,研發主軸扣合前沿科技如何帶來敘事技法的改變、技術革新、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價值鏈汰變、工作流程變異等焦點。
歐盟則在「AI媒體實驗室」(AI4Media Lab)的成功基礎上,積極開發AI文化平台(AI4Culture)。除了提昇識讀的資源外,預計提供文化機構可轉用的AI工具模板,彙整來源明確、可互通、取得手法道德且多語種的開放數據集,做為藝文單位自行開發符合用途的人工智慧方案的資源基礎,降低文化機構以及相關從業人員AI開發的技術門檻與成本。
創意產業與科技的合軌
針對數位轉型浪潮,泛歐政府的政策支援也顯示在近年對於「創意科技」(CreaTech)公司的培育上。英國政府尤其積極,通過產業調研、繪測和諮詢,期望制定出對創意科技公司最有效且得以規模化的政策模式。
創意科技公司泛指工作範疇同時涉足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新興科技的公司。這些公司多善用前沿科技,開發出新穎的敘事、展呈和體驗的方式,旨在提昇客戶服務以及觀眾互動。「創意科技」的命名概念與前幾年當紅的「金融科技」(FinTech)、「教育科技」(EdTech)類似,押寶新興技術催生產業根本性革新的商機。近期發表的《創意科技報告》(The CreaTech Report)指出:英國的創意科技創投金額僅次於美國與中國。2020年英國創意科技產業的創投(9%)更高於美中的平均(6%),該年創意科技產業募資總額(近10億英鎊)亦遠超能源科技產業(8.46億英鎊)的募資,其中高達五成的募資挹注於AI與機器學習應用和開發。
英國創意產業政策與研究中心《創意科技於英國的研發商業活動分析》(An analysis of Createch R&D business activity in the UK)報告進一步認為,創意科技公司的強項在於研發足以革新藝術、創作和文化領域的全新科技與知識。創意科技的興起,強調由理工主導的STEM(科學〔Science〕、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轉向全人教育「STEAM」(加入藝術〔Arts〕教育)的重要性。
英國政府也針對新創公司前期基金取得困難以及研發週期資金需求提出解決方案,更積極促成AI的研發工作與文化機構和藝術創作者聯手,提高商轉和擴大應用的可能。
文化機構的責任
在梳理政府於數位革新中扮演的角色後,讓我們把焦點轉向文化機構於這波浪潮中扮演的角色。文化機構在AI的研發與應用上可簡單概分為:教育研究、孵育共製、基礎設施試點三個層面,逐漸成為新技術傳播、研發與推行不可或缺的夥伴。
文化機構數位推廣的功能可見於與新興科技相關的展覽議題,館方多搭配展覽策畫出相應的識讀工作坊,提供民眾科普、操作、反思的機會。在孵育共製的功能上,文化機構則扮演促成創作者與技術提供方兩者合作的橋梁,例如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歷史悠久的藝術與科技實驗室(Art and Tech Lab)即多次促成藝術家與科技巨擘的合作。
藝文機構坐擁的海量資料庫也成為與研究單位合作、一同開發應用模型不可或缺的試點基礎設施,例如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為期五年的跨域合作 ,在英國政府大力支持AI研發與文化機構互通的倡議及補助下攜手國內頂尖大學和研究單位,開放館方數位化的巨量檔案與文獻庫,用以訓練AI工具,藉以發展出高品質的協作介面,期望能夠更有效地彙整數據,改善歷史研究者的工作流程,加速綜合性研究資料的檢索與對比。
英國國家藝廊與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合作,開發連結畫廊客服資料庫與保全系統的AI機器人。目前這項AI計畫期望發展出能夠辨識來訪者自然語言、情緒、來訪頻次的解決方案。這些具票務、導覽、資訊提供等功能的機器人預計能針對多次來訪的觀眾提供客製化的參訪建議,也能通過辨識情緒判讀訪客的健康情況,為身體狀況不佳的訪賓迅速通傳,提供即時的醫療支援。
蛇形藝廊《未來藝術生態系第三期報告》委由藝術家哈恩.凡登.多佩爾(Harm van den Dorpel)製作的藝術圖象
©Harm van den Dorpel
針對文化機構於數位轉型能夠扮演的積極角色,倫敦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近年透過美術館的研發平台(R&D Platform)深入探究機構後台營運和前台產出能夠為未來藝術類型鋪路的方法,藉以反思文化機構如何能夠提供這些結合前瞻科技的藝術類型更有效的製作模式。蛇形藝廊的「未來藝術生態系」(Future Art Ecosystems)系列報告主張藝文機構在面對新興技術於藝術創作的使用時,應將視野放寬,思考技術背後的公益性,催生更為互通、永續、可共享的科技基礎建設,例如將那些伴隨藝術計畫或展覽而生的程式碼、數據資料庫、網路架構等數位資產和足跡進行整合,達成更長效、互通的再運用,進而超越機構壁壘的保護主義成為社會共享的公共財。
蛇形藝廊《法律實驗室報告1:藝術+科技╱科學合作》(Legal Lab Report 1: Art + Tech/Science Collaborations)更鼓勵同業和資方能夠跳脫以單次製作為計算單位的傳統做法,通盤理解這些應用新科技(或為工具、媒材或是議題)的藝術類型,其研發過程更類似於科技新創產業的產品週期,不僅需要面對較高的研發經費,也大幅增加了創作過程的時間和成本。因此,過往單次性補助作品製作的模型,對此些藝術計畫將不再適用。針對這些結合新興科技的藝術型態,蛇形藝廊勉勵文化機構同業能夠研發出更符合需求的金援模式,跳脫只把作品做出來、展覽開展的這種單次性互動,轉向共育科技革新的投資角色,走向更為類似新創公司資金挹注的合夥合資模式(例如透過計畫與藝術團體共同研發能轉移的IP和得以商轉的數位模型)。蛇形藝廊也呼籲政府在法規層面能夠跟進,便利科技藝術計畫動輒長達數年的研發資金取得,同時主張應開發出相應的法律識讀資源,協助對於科技常規不熟稔的創作者應對日益增加的跨產業合作時可能遭遇的挑戰。(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