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19世紀的藝術橋梁
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
貝絲.莫莉索(Berthe Morisot)是印象派的創始成員之一,以其對當代生活和親密家庭場景的描繪而聞名,而此點也反映當時女性藝術家能發揮之題材受到侷限。「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展期至9月10日)是1950年以來莫莉索在英國的首次大型展覽,倫敦道利奇美術館(Dulwich Picture Gallery)與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合作,匯集各地收藏的卅多件莫莉索重要的作品,許多作品從未在英國曝光。為了重新講述莫莉索的故事,館方透過與十五件其他畫家的作品相互映襯,並使用未發表的檔案追溯她的靈感根源,揭示身為印象派先驅的她與18世紀藝術和文化接觸的脈絡,同時也突顯她藝術視野的原創性如何使其有別於藝術界的其他前輩。
「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展場一景
展覽從莫莉索的個人生活破題,講述身處法國上流社會的她在小時候受過專業美術教育,後來嫁給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的弟弟尤金.馬奈(Eugène Manet),讓她有機會進入巴黎藝術圈,結交當代藝術家,並受藝術同輩敬重。〈尤金.馬奈在懷特島〉是莫莉索於1875年在英國懷特島(Isle of Wight)度蜜月時的創作,畫面中,她的丈夫立足窗邊向外眺望,他的目光越過開滿鮮花的花園和綠色的尖樁籬笆,落在遊行隊伍上,一位衣冠楚楚的保母護送著一個穿著圍裙、戴著草帽的小女孩,她們身後是遊艇和汽船。這幅畫看似即興,其實具有複雜的構圖。銀灰色的窗櫺是整個畫面的主幹,尤金不對稱的身形與右側直直落下的窗簾達到視覺平衡。窗外人物位置精確:女人的臉龐被遮住,但落在她肩膀位置的窗框和與手腕高度相同的柵欄清楚地標示出其身形比例;她的黑色腰帶與背景的船隻對齊,小女孩的背影則在視覺上延續了垂直的窗框。
©Musée Marmottan Monet, Paris
〈自畫像〉是另一幅引人注目的作品,與館方收藏的尚─奧雷諾.福拉歌那(Jean-Honoré Fragonard)作品〈年輕女子〉並列展出。1885年莫莉索將自己描繪成一名畫家,擺出與著名的〈莫里斯.昆汀.德圖爾肖像〉一樣的姿勢:肘部從腰部向後傾斜,表情淡定而自信。 此展的核心是重新探討18世紀法國藝術對印象派的影響。路易十五在位時期(1715-1774)的洛可可藝術曾受到啟蒙思想家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的譴責,而它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也陷入了藝術史的煉獄。法國大革命後,舊政權的藝術被19世紀收藏家熱烈收購,並透過羅浮宮的專展重新向大眾展示。18世紀的洛可可藝術令觀者感到愉悅,因為它精準表達了一個時代的感受,讓人們能透過福拉歌那或是布欣(François Boucher)的畫作體驗當時的生活。
©Musée Marmottan Monet, Paris
1880年左右是莫莉索的成熟時期,其畫作反映出印象派的特徵。比如黑色消失了,畫面色彩更加明亮、柔和、充滿光芒,筆觸充滿自信。而這生動的筆觸,正是能將印象派和18世紀藝術家之間的聯繫明確建立起來的關鍵。明亮的色彩就像花朵的色調般和諧。從那時起,藝評家就經常將莫莉索與18世紀藝術家做比較,其轉瞬即逝的輕盈和迷人、閃閃發光、帶點輕浮的活潑感讓人想起福拉歌那。自福拉歌那以來,沒有人能夠如此大膽地表達淺色調。此外,莫莉索明確地向另一位18世紀畫家致敬:布欣。她在〈阿波羅向牧羊女伊賽揭示他的神性,向布欣致敬〉再現了布欣渲染筆法的空靈氛圍和光線,既捕捉布欣的精神,也用自己的方法將之轉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件畫作不是複製、模仿,而是一種變體或者對話。布欣偏愛溫暖的藍色與那不勒斯的黃色等和諧融合的色調,而莫莉索則以生動的調色、坦率的對比色和清晰可見的筆觸進行創作。(全文閱讀580期藝術家雜誌)
【9月專輯│女性藝術家,以及那些未被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