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陰到無垠之森
撰文│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圖版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收藏+設計 2023年10月193期)
多年前,讀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ders)的《林肯在中陰》(Lincoln In The Bardo),一部根據史實的虛構小說,「中陰」(Bardo)在藏傳佛教中指的是死亡與重生之間的一種存在狀態,時間長度會根據一個人的生前行為、死亡方式或死亡時的年齡而變化。美國南北戰爭時的總統林肯正面臨喪子之慟,11歲的愛子威利得了熱病,沉疴難起,撒手人寰後,哀痛逾恆的林肯結束強顏歡笑的宴會後來到墓園,當時是南北戰爭的第一年,超過3000名官兵辭世,血跡流遍戰地家園。
琵拉.瑪塔─杜邦,〈魔山〉(影像截圖),單頻道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22分04秒,2016,藝術家及摩爾當代藝廊收藏。
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肉身本「來自虛無,成形,被愛,注定回歸虛無。」許多宗教都揭示「虛空是實,實乃是虛空」,但生死或虛實之間的界線是否有一處中陰或一條通道?置身邊界終難免拉扯,無論是急於離開這一端,或是留戀於這一端,人在其中被撕裂或分割,刻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無垠之森」,策展人簡正怡借用村上春樹著作《海邊的卡夫卡》的「靈薄獄」(Limbo)──橫亙在生與死世界之間的中間地帶──一個模糊黯淡的寂寞地帶詮釋這檔展覽,與中陰意思相同,但桑德斯所寫的生死中間地帶卻是眾鬼喧鬧流連的蒼涼派對。
「無垠之森」以所謂的「時基藝術品」(Time-based Art)透過載體與播放機制等的「時間留存技術」出發,探索生命中難以言喻的「中介/邊緣時刻」,還有許多無法被歸類的朦朧曖昧時空。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致布魯斯〉,雙頻同步影像裝置、4K、立體聲、彩色,18分46秒,2022,藝術家及馬凌畫廊收藏。
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簡.金.凱森,〈離別社群〉(影像截圖),錄像裝置,2019,藝術家及馬丁艾斯貝克藝廊收藏。
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