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間做為策展關鍵元素
2023赫爾辛基雙年展
8月的赫爾辛基氣候宜人,彷彿夏天在台灣打開超市冰櫃一般,涼爽極了。比起歐洲各大城市的藝術計畫、展覽活動等,北歐的藝文資訊在台灣相對能見度較低許多。抱持對永續議題的熱情與關注,筆者前往芬蘭即意在親炙參觀今年舉辦的第二屆赫爾辛基雙年展。
第一屆赫爾辛基雙年展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2021年揭幕,是芬蘭歷史上首次舉辦的國際雙年展。本次第二屆赫爾辛基雙年展由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喬西亞.克里沙(Joasia Krysa)統籌,長期關注藝術與科技議題的她,以「可能浮現的新方向」為主題,提出感染、再生、能動性三大軸線。赫爾辛基雙年展自創立以來致力推動自然環境、生態永續等相關議題的思考與實踐,期提昇公眾對此的意識及反思,一直是該雙年展的核心價值(參閱《藝術家》554期)。這樣的理念延伸到展覽而衍生的特點之一,便是將藝術創作展示在赫爾辛基的城市、海濱和島嶼,使參觀者能夠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置身舒心的自然景色之中,期待觀者在與藝術創作和地理景觀相遇的進程中體察自身與自然的關係。
空間做為載體工具或策展思維
本屆赫爾辛基雙年展總共呈現廿九位/組藝術家與創作團體的作品,透過作品所帶出探討的議題提供關於永續不同面向的切入與認識。展覽主要分布於三個展區:赫爾辛基美術館(Helsinki Art Museum)、赫爾辛基市中心以及瓦利島(Vallisaari Island)。其中位於美術館與市中心的作品有著舒適的步行距離;主展區瓦利島則需要搭乘約廿分鐘的輪船前往,儘管如此,在船上吹拂海風的交通過程透過體感的移動,似乎像在預備著進入觀展旅程的儀式。
前往與抵達瓦利島的渡輪站(攝影:楊佩璇)
瓦利島戶外展區展覽地圖標示牌(攝影:楊佩璇)
空間一向是個人所偏好的觀展元素。如同一個人的「氣質」一般,空間在觀者還未全盤接收資訊以前便已訂出某種基調,其動線規畫、空間設計、展品設置乃至氣味、聲音等,都可能是堆疊出這份氣質的一部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空間也關於直覺,一種很直接的身體感受。赫爾辛基雙年展引人入勝之處,在於透過結合自然場域的規畫,拉近觀者自身體感與議題的貼切連結。試想當觀者移動在吹風、走路、曬太陽的行進中,主題便悄然而巧妙地融入在觀者的體驗中了。
阿爾瑪.海奇拉(Alma Heikkilä)的作品〈相互適應〉結合瓦利島的自然生態,她於森林中創造了一個空間中的空間,示現人類感官無法體驗的事物。走近可觀看到附著在空間表面的形體,是與植物染料混合的雨水滴在石膏上,並使用讓顏料和液體在表面自發形成的圖象;這件置放於自然地景當中的雕塑因天候改變顏色,露水、落葉、昆蟲也都隨著時間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步行來到位於瓦利島海港邊的限地裝置作品〈天使靈魂之家〉由藝術家團體Keiken製作,透過影像、遊戲、APP裝置、擴增實境(AR)、區塊鏈和表演,探索意識的本質以及社會如何控制人們的感受、思考和感知方式。觀者在一邊欣賞海景的同時搭配手機互動遊戲網路程式,作品成為觀展旅程的中繼休息站。
艾米莉亞.史卡努利特(Emilija Škarnulyt)的〈低氧〉從波羅的海的「異常現象」汲取靈感,是對滅絕、未來考古學和時間的深層思考,試圖推測與深海採礦和海洋測繪相關的當代科學條件和技術。作品隱身在瓦利島的歷史建築中,置身猶如洞穴般的暗室觀看大尺幅的影像,更令人感到奇幻莫測,其別有洞天的空間規畫帶來觀賞的驚喜體驗。
薩莎.胡伯(Sasha Huber)和佩崔里.薩里科(PetrI Saarikko)的限地製作作品〈庇護所,霧〉設置於瓦利島上的池塘景觀。在看似詩意的自然景觀中,水面上不時會出現一種朦朧神祕、類似霧狀的物質,表現島嶼的原始生態曾經歷多次人為軍事干預、汙染、資源濫用,以及經歷恢復等不同時期的樣貌。 亞德利安.維拉.羅哈斯(Adrián Villar Rojas)的「想像的終結」系列是十五件受阿根廷灶鳥啟發的雕塑作品,隱身散落在瓦利島上。觀賞過程如同尋寶,而隨著抬頭仰望樹梢探尋作品的同時也一覽無遺島上植物的各種美妙樣貌。(全文閱讀581期藝術家雜誌)
【10月特別報導│赫爾辛基雙年展】
後策展時代的集體智慧與環境責任──2023赫爾辛基雙年展「可能浮現的新方向」